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美国之音“转战”65年 反映美外交政策重心转移(2)
2007年03月05日 14:35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中美关系中的“美国之音”

  对几代中国听众而言,美国之音的腔调屡有转折,其背后折射的则是中美关系的变化

  “哪里是美国的外交重点,美国之音就会广播到哪里。”65年来,美国之音的宣传对象从苏联至中国,从中东至朝鲜古巴,几经变迁与兴衰。

  而对几代中国听众而言,美国之音的腔调屡有转折,其背后则是中美关系的变化。

  量身定做“糖衣炮弹”

  “记得小的时候,对那些反革命分子,在宣判他们的罪状时,有一个常用的词——偷听敌台广播。”

  一位老人回忆说,五六十年代时,家里买了台熊猫牌半导体收音机,他好奇地将滑键打到短波上,一个声音把他吓了一跳:“莫斯科广播电台……”天呀,这不是“苏修”的反华广播嘛!他像只受惊的兔子,刷地一下就跳了过去。惊魂未定的他还未在一个新频段上站稳,就听到一首好听的音乐。正暗自高兴,更大的惊吓又来了:“后来才知道,那是美国之音的开始曲。”

  那个时期,历经在朝鲜的对抗,接着是围绕西藏、台湾的分离与反分离,中美两个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上方,几乎始终盘旋着紧张的空气。其时的美国之音,广播重点虽以苏联为首,但新中国也是其重要的渗透对象。

  当时中国听众用短波收听得到的海外广播中,美国之音的“功力”首屈一指,频道最多,而且普通话时间也最长。在众多回忆者的印象中,这个“敌台”节目语言颇具煽动力、播音员发音充满磁性,音乐也很好听,但在“糖衣炮弹”下面,裹着“恶毒攻击我们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之音在中国的名气要比在其本国大得多。它自1942年由美国战时情报局成立起,即专司对外工作,禁止向美国民众广播,“以防止政府垄断某个新闻媒体而向民众发声。”它的中文部初时以普通话和广州话播放一小时,后来扩大,并加入闽南话、潮州话等方言的播音,针对不同“需要”量身定做。

  翻开1950年11月中下旬的《人民日报》,集中了一批对美国之音的批判文章,有国营十七棉纺厂的萧达荣表示“今后决心不再收听反动造谣的美国之音”的,有天津五金工会的于浪痛斥“听反动造谣的美国之音可耻”的,有的报道“上海公安局根据群众检举逮捕美国之音情报员”,还有的报道“燕大教员座谈会致函政务院建议取缔收听美国之音”,等等。

  一度令收音机脱销

  当年在工厂当维修电工的余影清楚地记得,1974年8月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短短3分钟的辞职讲话,“以哽咽的声音结束”。

  那时很少有电视,他是从广播中听来的——善揭他国之丑的美国之音,直播了母国的这一因水门事件丑闻而导致的总统下台事件。

  这位电工当时的感觉是,“这老头真可怜!”正是这可怜的老头,让美国之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走红中国,得到无干扰的收听。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改善的新篇章,他下台四年后的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现任凤凰网副总裁的乔海燕在他的博客上回忆到,1976年10月8日的半夜,他的百泉牌收音机里传来美国之音的声音:“据北京消息灵通人士提供”的消息,“江青、王洪文、张春桥等已经被逮捕。”他既惊且疑,直到10月16日有了确切消息,才敢放开议论。

  美国之音在大陆的影响达到最高点,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当时一度出现半导体收音机脱销情况。

  当然,即使在此时期,美国之音也并非完全“友善”。同样在1979年建交后不久,美国国会违反《中美建交公报》,通过干涉中国内政的《与台湾关系法》,到1982年,中美发表第三个联合公报,美方承诺逐步减少并最终停止售台武器。两面的做法一直延续至今,而美国之音也一直在为他的“出资人”积极辩护。

  公信力一落千丈

  1999年5月,当一位中国青年收听美国之音后,他的愤怒有如火上浇油: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美国导弹轰炸,三名中国记者牺牲,美国之音却宣称“美国导弹的‘误炸’是可以理解的,中国方面在炒作和扩大事态,缺乏合作和解精神”云云。

  从1989年的政治风波、最惠国待遇、银河号事件、人权斗争、李登辉访美、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李文和事件、考克斯报告、南海撞机事件、美国对台军售……一系列不负责任的报道与评论,使美国之音本已不多的公信力一落千丈。

  绝大部分中国听众在此间都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美国之音受到来自其上层严格的政治指导,毫不犹豫地为美国辩护,美国之音的“客观公正”一定不能和美国利益发生冲突,对中国则是吹毛求疵的批评,包括讲假话和搅混水。

  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古老”的广播越来越失去受众,缺乏公信力的美国之音也逐渐走下坡路。(胡宇廷)

[上一页]  [1]  [2]

 
编辑:张庆华】
:::相 关 报 道:::
·听众寥寥无几 "美国之音"计划停止对俄罗斯广播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