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40载艰苦奋斗磨利剑 战略导弹部队擎起和平盾牌

2006年07月09日 07:54

     中新社发 冯根锁 摄



 

     中新社发 冯根锁 摄



 

     中新社发 冯根锁 摄



 

     中新社发 冯根锁 摄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战略导弹部队某部在野外调动待试验的导弹。 中新社发 邹毅 摄


  中新网7月9日电 《人民日报》报道,崇山峻岭中,一枚枚倚天长剑缓缓竖起……6月中旬,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战略导弹部队“红”“蓝”对抗作战演习,就此拉开序幕。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之际,以磨砺“打赢”的特殊方式,迎来40华诞。

  据二炮有关负责人介绍,40年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凝聚了几代官兵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每年有上千项科技成果问世,其中90%以上得到推广应用。二炮部队高原大漠磨利剑,戈壁深山筑长城,广大官兵坚定贯彻党和人民意志,忠诚履行神圣历史使命,为共和国擎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和平盾牌。

  新世纪新阶段,二炮部队努力追踪世界新军事变革步伐,通过全面实施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大力加强部队信息化建设,初步形成了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威力和效能明显增强的军事力量体系,提高了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信息化蓝军”、“仿真战场”、现代化的导弹阵地初具规模,新的训练观念不断催生新的训练手段和方法,练出了首长机关和部队的敌情判断能力、独立筹划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时间大大缩短,快速反应能力明显增强,导弹发射精确度越来越高,整体作战能力不断提高。

  人才,是二炮创新发展的基石。二炮党委着眼于战略导弹部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需求,把人才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紧建设一支与世界军事发展、国家战略运用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他们从加强人才建设的顶层设计入手,启动具有战略意义的“神剑人才工程”,制定了不同时期的人才建设规划和吸纳引进、培养锻炼、选拔任用、稳定保留、奖励激励、考核评估等多项配套政策。10年间,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批又一批新型人才“百炼成钢”。目前二炮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博士、硕士生导师,涌现出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国家级中青年专家,其中中高级干部98.4%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作战部队发射营长、发射连长90%以上拥有硕士、学士学位,科研院所中青年科技干部六成以上是博士硕士。“新型指挥员的杰出代表”杨业功、硕士连长沈方泉、博士参谋何玉彬、“科研奇才”肖龙旭……与这些导弹精英比肩而立的,还有成千上万、不可胜数的良将精兵。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国防生培养工作会议上获悉,二炮近年接收的近万名地方大学生军官,已成为基层建设的生力军。

  二炮部队依靠科技进步为战斗力生成提速。他们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对制约战斗力建设的“瓶颈”重点攻关,广泛吸纳民用技术,借助社会科技之“梯”攀“打赢”新高。“导弹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测试技术一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大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建立,标志着我战略导弹部队的“中军帐”日趋现代化;“战略导弹训练模拟系统”等系列成果的诞生,使部队的训练手段由过去自制简陋器材,发展到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全武器系统训练模拟仿真;“作战阵地人员生存保障”系列成果的研究成功,对提高战略导弹部队核反击作战能力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该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曹智 张选杰 冯春梅)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