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浙江“父子档”接力守陵24年 赓续红色记忆

浙江“父子档”接力守陵24年 赓续红色记忆

2022年04月02日 19:37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浙江“父子档”接力守陵24年赓续红色记忆
    刘立明清扫落叶。 李嘉伟 摄

  中新网宁波4月2日电(林波 李嘉伟 朱露萍)4月2日6时30分,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湖烈士陵园迎来了新的一天。这座在阚峰山下慈湖旁的陵园,沉睡着自大革命时期以来,牺牲的114位革命烈士。

  2022年3月,该陵园经过约7个月的闭园整修重新对外开放。修缮后的陵园更加庄严、肃穆。

  这里的守陵人叫刘立明,是慈城本地人。2009年,51岁的刘立明从去世的父亲手中,接过了守陵人的接力棒,承继着守陵的工作。这一守就是13年。

  对于刘立明来说,每日的6时30分清扫烈士陵园是他一天生活的开端。

刘立明摆放鲜花。 李嘉伟 摄
刘立明摆放鲜花。 李嘉伟 摄

  在打扫过程中,看到碑前的杂草长了,他会将杂草清理,并定期擦拭革命烈士的墓碑。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往往要持续一个上午,如果遇到烈士家属或者前来瞻仰的市民需要进入园区,刘立明会登记好他们的相关信息,指引他们到相应的烈士墓碑前,偶尔也会客串讲解工作,为市民讲述牺牲烈士的英雄事迹。

  在下午时间,刘立明会再次巡查园区,落叶多时他会再次开始清扫工作。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13年的守陵生活,让他对陵园内的一草一木格外熟悉。当聊起陵园内的革命烈士时,刘立明总能如数家珍,“我们本地人对这里很熟悉,这里原先是朱洪山的烈士墓,后来改建为慈湖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的114名烈士,主要是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牺牲的,还有因见义勇为被追授烈士的。”

  2009年,51岁的刘立明从去世父亲的手中,接过了守陵的接力棒,开始了自己的守陵生活,“我父亲是64岁开始成为慈湖烈士陵园管理员的,整整守护了11年。我今年也正好64岁。”

慈湖烈士陵园一景。 李嘉伟 摄
慈湖烈士陵园一景。 李嘉伟 摄

  而受到父亲的影响,刘立明逐渐理解守护烈士陵园的意义。

  刘立明没有社交账号,与人联系都是用电话,守陵闲暇生活主要是看书与看电视,“守陵的工作看似轻松,实际是比较枯燥的。守陵人必须一年365天,天天待在园内,但是我自己比较喜欢安静,所以烈士陵园这个工作很适合我。”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慈湖烈士陵园暂停了线下祭扫,倡导通过网上祭扫的方式,表达对先烈的崇敬、感念之情。

  刘立明说,他会像往年一样,擦拭每位烈士的墓碑,摆放鲜花,鞠躬致敬,“我们不能忘记这些牺牲的革命烈士,这座烈士陵园承载着江北的红色记忆,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这些人。”(完)

【编辑:陈文韬】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