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中大熊猫”黑鹳连续三年造访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

分享到:

“鸟中大熊猫”黑鹳连续三年造访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

2023年04月20日 13: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鸟中大熊猫”黑鹳连续三年造访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
图为正在觅食的黑鹳。 张金林 摄

  中新网兴安盟4月20日电 (张玮 张金林)20日,记者从内蒙古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工作人员在开展候鸟巡护监测过程中,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的踪迹,这已经是黑鹳第三年造访该保护区。

  画面中的黑鹳体态优雅,时而四处觅食,时而高空盘旋,一副悠闲惬意的样子。

图为体态优美的黑鹳。 张金林 摄
图为体态优美的黑鹳。 张金林 摄

  黑鹳体形硕大、体态优美,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变幻出多种颜色。2021年统计数据表明,黑鹳全球仅存3000只左右,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等地,被誉为“鸟中大熊猫”。

  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官方消息称,黑鹳通常不会轻易现身,它们常常出现在森林边缘、灌丛草坡山地、农田丘陵地、高山峡谷边、湿地浅水域。

图为在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内休憩的黑鹳。 张金林 摄
图为在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内休憩的黑鹳。 张金林 摄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境内的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南段东麓向科尔沁沙地过渡地带,总面积为21217.32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天然次生林及草原草甸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

图为黑鹳在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筑巢繁衍。 张金林 摄
图为黑鹳在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筑巢繁衍。 张金林 摄

  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官方介绍,近3年,通过保护区动植物监测,确认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有栗斑腹鹀、大鸨、黑鹳、猎隼、秃鹫等国家一级保护珍稀鸟类。2022年监测发现一处黑鹳巢穴,目前已成功繁育4只小黑鹳。(完)

【编辑:刘欢】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