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好客、美妙……“上合小记者”的中国印象

分享到:

发达、好客、美妙……“上合小记者”的中国印象

2023年07月16日 11: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新网北京7月16日 (宫宏宇 张尼)“你了解中国吗?中国是什么样子?”在这个周末前,对于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青少年夏令营暨“上合小记者”系列活动的青少年们来说,这些话题还很陌生。

  带着好奇与期待,7月14日-15日,来自9个上合成员国的“小记者”们来到北京,探访了中国新闻社、中国传媒大学、鸟巢、水立方、华为北京研究院等。

  “中国人好客善良”“这里基础设施十分便利,令人惊叹”……短短两天的北京行程结束后,“小记者们”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描述着自己的中国印象。

图为7月15日,“上合小记者”走进国家体育场“鸟巢”,并在场外合影。李太源 摄

  “中国有美妙的色彩和独特的文化”

  本次活动由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中国新闻网、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活动旨在以国际青少年小记者的独特视角讲好“上合故事”,为多元文化发展互融提供新动能和生命力,携手共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大多数“小记者”都是第一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们除了作为游客游览北京,还“采访”、“报道”所见所感。

  该如何形容和报道中国?之前只通过课本和媒体报道粗略了解过中国的“小记者们”在行程中不停寻觅着属于北京行的“关键词”。

  “中国是一个和平而安全的国家。”看到北京街头井然有序的车流和行人,来自印度的斯奈普里特·考尔和蒂希亚·昌多克说,中国人十分自律,遵守规则,中国的治安非常好,生活在中国很安全。

  来自巴基斯坦的穆罕默德·阿扬·穆达西尔则关注到北京马路上划分明确的各类车道。他表示,“中国政府给民众提供的基础设施令人惊叹。自行车和行人都有各自的路线,而且自行车有专门的停放区,使用起来十分便利。这些设施不是每个国家都有的。”

  “中国有美妙的色彩和独特的文化。比如鸟巢、水立方等独特的建筑。”穆罕默德·阿扬·穆达西尔感叹。

  “中国朋友都很热情、好客、善良”

  “我想把在这里的一切都写进我的报道”,蒂希亚·昌多克对中新网记者说,非常喜欢中国传媒大学的传媒博物馆、鸟巢和水立方,要在文章中涵盖在这里经历的所有一切。

图为7月14日,在中国新闻社演播室参观的小记者。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蒂希亚·昌多克提到的“一切”,也包括她在中国认识的新朋友们,比如她的中国“导师”、队内导游以及其他国家的“小记者”。尽管刚来到中国两天,像蒂希亚·昌多克一样,许多“小记者”已经快速融入了这里的氛围。

  “你也喜欢Justin Bieber(贾斯汀·比伯)吗?”参观途中,来自俄罗斯的安娜·维亚切斯拉芙娜·叶列梅奇和她的中国向导——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康语宣惊奇地发现,他们喜欢风格相似的流行音乐。边哼着歌边打着节拍,两个少年很快就找到了共同语言。

  “澳门是哪里”“为什么鸟巢里会摆放这么多‘冰墩墩’”,在参观中国国家体育馆时,两个巴基斯坦“小记者”边走边向身边的向导何富娆提问。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何富娆表示,一开始他们还有些腼腆,熟悉后便瞬间打开了话匣子。

7月15日,“小记者”与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合影。李太源 摄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贺子怡也是向导之一,她说,自己已经和哈萨克斯坦的“小记者”约好,今后要去哈萨克斯坦游玩,了解他们国家的历史文化。

  “人们非常热情,人与人的关系非常紧密。”安娜·维亚切斯拉芙娜·叶列梅奇如是表达了自己的所感。

  穆罕默德·阿扬·穆达西尔也说,“中国朋友都很热情、好客、善良,我的中文不好,他们一直努力帮助我理解。我感到很温暖。”

  尽管时间短暂,在友好的交流和互助中,“小记者”们和向导们已经建立起跨越国界和文化的友谊。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伊博佐达·迪尔诺兹告诉中新网记者,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这次的北京之行那就是“喜悦”,“这里的朋友都很友善,喜悦的印象充斥在我们旅行的整个过程中,我会把这些故事写进自己的报道中。”

图为7月15日,小记者在参观国家体育场“鸟巢”时现场录制介绍视频。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未来要带朋友、亲人一起来看中国”

  短短的两天旅程,已然成为“小记者”们与中国缘分的新起点。

  蒂希亚·昌多克表示,尽管她中文还不是很好,但这次旅行中她又学到了不少中文单词,这可以帮助她日后继续了解中国。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科米洛夫·萨法尔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再来。到时希望带着自己的朋友、亲人一起,给他们看中国发达的基础设施,以及中国人民的友好。”

图为7月14日,小记者采访中国传媒大学的留学生。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中国的媒体行业更发达,实践机会也更多,所以我到中国留学,学习新闻。”穆罕默德·阿扬·穆达西尔在采访中国传媒大学的巴基斯坦留学生后在笔记本上认真记下了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的原因。

  “通过成为‘小记者’,我对新闻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来自俄罗斯的格里戈里·安德烈耶维奇·阿尔希波夫所说,新闻报道能够帮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员之间交换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国与国之间交流也是如此,我们需要这样的交流平台。(完)

【编辑:黄钰涵】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