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新通讯:湖南凤凰杨家将“后裔”欲重震雄风

2006年11月23日 03:16

  中新社湘西十一月二十二日电 题:湖南凤凰杨家将“后裔”欲重震雄风

          

  中新社记者 刘双双 肖前辉

  杨家将的后代在湘西凤凰书家堂生根繁衍?带着这一疑问,正在此间参加“第四届海峡两岸新闻媒体联合采访”的记者团走进了这个位于湖南凤凰县阿拉营镇的古老土家村寨。

  居住在这个偏隅小村寨的二百多户人多数姓杨,他们自称是杨家将的后裔。三十六岁的杨秀河自称是杨业的第三十七代孙,并向记者们展示出一本扫描的《杨氏族谱》。

  根据族谱记载,北宋皇佑四年,南方苗民龙志高谋反,杨六郎第三子杨再思奉命平南来到此地,见其地势险要,便在此安营扎寨。皇佑七年,朝廷拨银修建书家堂古堡,这里渐成军事要地和屯兵之所。此后,由于朝廷更替,杨氏后裔只好就此繁衍至今。

  历经千余年,这个被称为延续了杨家将香火的村寨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古老而陈旧。书家堂古城背山而建,总体略呈圆形,寨墙高五米有余,用本地青石垒起,设有北、东、南三个大门。城内分为上、中、下三寨,巷道建筑错落有致,呈丁字型,距离不等地通往上中下三寨,从而形成一种“迷宫”的布局。

  古城中不仅保存着书有“模范修严”、“坦荡复履”等字样的门匾,还保留着具有浓厚民俗文化气息的明代雕花门窗和木质建筑。与过去杨家将显赫的家世所不同的是,现在居住在这里、自称是杨家将后裔的村民生活却很是清贫。除了依靠家中主要劳力耕作或是外出打工,他们没有其它的生活来源。上千人的村子,现在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大学生。

  “作为杨家将后人,我们对现在的这种生活状况感到内疚,愧对祖先。”有着中专文化的杨秀河说,他们希望改变这种落后的生活状况。而现在最好的途径,就是利用旅游开发书家堂,让村民的生活好起来。

  杨秀河对开发书家堂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想法:保护和宣传。“我们要把书家堂遗留下来的文物很好地整理保护起来,对一些族谱上有记载的重要文物,还要进行修复;同时,我们积极向政府申请,希望得到支持,把这里保留的文化作为旅游进行开发,通过媒体宣传扩大知名度。”

  书家堂杨姓一族是否真为杨家将后裔,专家对此尚未有定论。但书家堂古城本身的价值却毋庸置疑。二000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亨利博士到这里考察后说:“我没见过比这里更古老、更完整、更幽静的古城堡了。”今年四月,国务院将书家堂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家堂杨氏是否真为杨家将后裔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这里保存的文化才是最吸引人的。”台湾《中国时报》记者徐尚礼认为,这里浓厚的建筑、民俗文化是值得我们认真保留和欣赏的。完


 
编辑:邱观史】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