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与时代发展如影随形 "流行语"折射中国社会变迁

2007年01月13日 01:20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二日电 题:“流行语”折射出的中国社会变迁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二00六年中国报纸、广播、电视十大流行语今天上午在北京发布。主持这项评选活动的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张普说,“语言的变化折射出社会的变化,流行语的变迁也总是与时代的发展如影随形。”

  流行语涉及当代社会的重大事件、焦点问题,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准确、生动地反映着当代中国的社会面貌与中国人文化心态的变化,它的变化是一把衡量历史变迁的尺子。

  二十多年来,大量诞生的流行词语反映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变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流行的是万元户、下海、打工、美容、涉外饭店等词汇;九十年代,人们熟悉的是卡拉OK、炒股、进口大片、网吧、知识经济等时髦词语;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又诞生了许多新名词:彩信、网上购物、反恐、与时俱进……

  流行词语的变迁史记录了人们物质生活和观念变化过程,从“大哥大”到手机,从磁带到MP3,从“复关”到“入世”,从“美容”到“人造美女”,从“小资”到“BOBO族”……不仅折射出观念的更新,也记载了人们对世界的全新认识。

  张普说,刚刚过去的二00六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青藏铁路”这些流行语,记录了中国在这一年当中的新动态,“商业贿赂”、“欣弗”、“红心鸭蛋”这些热门话题,也反映了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和谐音。

  另外、“看病难”、“留守儿童”这些词语,都是当前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桑美”、“沙尘天气”、“泥石流”、“森林火灾”……这一串沉重的词语凸显了二00六年的凝重之色,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已成为新世纪摆在全世界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00二年以来,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建立了中国主流媒体报刊动态流通语料库,对新时期的语言变化进行动态监测研究。从去年开始,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语料也被列入考察范围。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认为,从语言的平面切入,来研究社会生活,是一种从生活细节中探求重大历史变化的角度。

  他介绍说,下一次的十大流行语评选,还会将网络媒体的语料纳入研究对象,包括BBS、博客上的语言。相比之下,网络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张普表示,很多流行语在社会上流行一段时间后,就固定下来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通用语言,那些生命力强的流行语会最终成为新词语而进入现代汉语词典中。当某个流行语的流行范围扩大到各个社会阶层后,特别是频繁地出现现代媒体中,它就有可能成为新词语。

  他说,流行语从一种独特的角度表现了新时期中国人社会心态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强烈的世界关怀与问题意识,空前高涨的民族自豪感和发展期待,网络时代的新奇迷恋与多元流行文化。


 
编辑:闻育旻】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