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公厕被“拆”4个月 居民带着户口簿身份证上厕所

2007年01月26日 14:51

  西安市端履门附近的南、北、中三个柳巷惟一的公厕被“拆除”4个月,使得附近百余户居民上厕所出现了“怪”事。有的居民不得不骑摩托车去附近商场解决,有的必须拿着户口簿、身份证在500米外的东柳巷公厕如厕,更有的人无奈在自己家里方便,将秽物直接倒入下水道,臭味难闻。

  1月25日,记者接到市民热线反映称,西安市端履门附近的南、北、中三个柳巷共用南柳巷的一个公厕,因道路扩宽该公厕在4个月前被“拆”后,该三个柳巷的居民上个厕所比登天还难。当记者来到南柳巷时,远远就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迎面而来,只见该公厕四周的墙上用黑涂料大大写着“拆”字,粪便从厕所里漫出来,污水四溢,满满的垃圾堵住厕所口,阵阵恶臭熏得人无法再前进一步。

  附近的一位姓林的老太太告诉记者:“去年10月,这里修路时要扩宽路面,看管公厕的人走了,拆迁办就以扩宽路面为名把上下水管给拆了,不让人用,而公厕里的灯、水箱也陆续丢了,后来厕所满了,脏的实在没法用才没人上了。”

  在附近的平民房边,记者看见下水道里到处都是粪便的痕迹,整个巷子里弥漫着很强烈的腥臭、酸臊味。住在南柳巷的彭先生说:“公厕不能用后,我每次骑摩托车到附近的商城解决大便,有一次憋急了,骑车时差点把人撞了。”而在中柳巷,记者看见路面的角落里都是粪便和用过的卫生纸。

  得知记者来采访时,大家都把记者围住。曹老人对记者说:“公厕要拆也不拆完,弄成这样我们也上不了。这附近只有东柳巷的公厕能用,但是我们去时,收费人说我们不是东柳巷的人,每次要收5毛。如果我们要证明自己是柳巷的人就必须拿身份证、户口簿去。”全先生也对记者说:“有时即使把身份证、户口簿都带去了,也要收钱。每天为上厕所花几块钱,我们的工资只有一点点,一个月下来得花几十块。”

  据了解,这段时间附近的居民小便一般在家用便盆解决,而有的人干脆连大便也在家解决,晚上没人时就倒在门前的下水道里,由于下水道的水有时回流,脏物就会漫到院子里,很难闻,但不少居民们纷纷对记者表示: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他们这样做实在是被逼无奈。

  就此事,记者去了附近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很着急,但柳巷的公厕问题不归他们管。(来源:三秦都市报;记者姬娜、曾雪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