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流浪老汉遇见好心人 夫妇赡养捡来的“爹”13年
2007年05月08日 16:03 来源:新文化报

  敦化市黄泥河镇威虎岭村有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妇,一个上大学的孩子。与其他家庭相比,惟一不普通的就是,那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是夫妇俩13年前捡来的“爹”。

  流浪老人遇到好心夫妇

  何德安、吴淑华夫妇退休后,开了间食杂店。1994年12月20日,冰天雪地,吴淑华正整理柜台内摆放的货品时,食杂店进来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老人,“太冷了,我进来暖和一会!”吴淑华赶紧把老人扶到火炉旁取暖,关切地询问:“大冷的天,你这么大年纪,怎么一个人到这儿来了?”

  “我叫沙永清,今年66岁,没有家,是流浪到这儿的。”老人说。经过了解,老人家住敦化,“文革”时期与家人失散,就四处流浪乞讨。

  吴淑华叫来丈夫何德安,“老人太可怜了,咱们收留他吧,帮他找亲人!”憨厚老实的何德安赞成妻子的想法。

  照顾老人胜似亲人

  夫妇二人收入并不高,每年要拿出万余元供儿子读大学,吴淑华还有一位年过八旬的老母亲要赡养。自沙永清进入这个家后,夫妇俩的日子过得有些紧巴。尽管这样,但夫妇俩对老人还是悉心照料,老人的身体状况也是一天比一天好。13年以来,夫妇俩从来没有和老人红过脸。

  1996年4月,老人突患低血糖、贫血症,他心里明白,这一病势必会给家里带来经济负担,便坚持不去医院治疗。何德安和吴淑华坚决不肯,他们四处筹款,辗转长春、吉林等地,花了2万余元治好了老人的病。

  2000年初,沙永清老人右眼因患白内障而失明,为了不使“老爹”寂寞,何德安每天都要扶着他到屋外晒太阳,陪他聊天。吴淑华做好饭菜,给老人端来,而且总是把最好吃的留给老人。“我的亲人不在身边,他们就是我的亲人!”这句话,沙永清老人时常挂在嘴边。

  大爱延续不图回报

  这些年,何德安、吴淑华夫妇照顾老人的佳话早已在当地传开,为了照顾老人,夫妇俩仍住在20多年前盖的破旧平房内,儿子放暑假回来,也会给“爷爷”带回很多好吃的。

  邻居都很敬佩夫妇俩,但也有人说他们傻,对这样的人,夫妇俩回答,“谁没有老的时候,谁没有落难的时候?”

  “其实也没做啥,就是家中多添一双筷子的事!如果当初没有收留老人,我们的心里会不安的。”面对记者,夫妇俩质朴地说,“我们还要为老人养老送终!”(记者吕闯)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