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徐滔:几分像记者几分像警察(3)
2007年05月14日 14:16 来源:央视“面对面”

  【解说】对吴若甫绑架案的全程报道,是徐滔现场主持的经典一战。2004年2月3日,影视演员吴若甫遭绑架,歹徒随身携带了手枪和手雷,非常危险。徐滔带领同事记录了警方22小时的整个破案过程,最后营救的时候,她几乎和公安干警同时冲进关押着吴若甫的房间。

  【现场】

  趴下,别动。

  徐滔:没事了,没关系的,真的没事了,生命会永远跟你牵手的。

  【访谈】

  记者:我印象非常深,就是你对他说的那段话。

  徐滔:生命会永远跟你牵手。

  记者:那个是有导演的吗?

  徐滔:没有。我觉得为什么当时会说出那么一句话呢,完全是进入现场之后自己的深深的一种感触,我冲到现场之后我感觉我必须要说一句话,表达所有人对他的祝福,表达我们心里最真最亲的一句话,我马上就想到他演的那部我们非常熟悉的电视剧《牵手》于是我就说,生命会永远跟你牵手的。因为那时候现场的情况非常的凶险,几名犯罪嫌疑人手里都有枪,在现场后来北京民警一共起获了三支枪,民警为什么用身体抱住他,如果这个时候在有枪射来的话,在有子弹的话,那么肯定受到伤害的就是北京的民警而不是吴若甫。我冲到现场看到的就是这一幕,两位民警一前一后紧紧的抱住吴若甫。

  记者:场面没有被控制吗?

  徐滔: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因为吴若甫跟犯罪嫌疑人当时是在两个房间,民警是同时冲入的两个房间,谁都不知道犯罪嫌疑人具体的位置,在当时现场也没有办法判断,什么可能都有可能发生。

  记者:您当时在现场的时候,你有特别的保护吗?

  徐滔:没有。在那起案件中没有。为什么在那起案件中没有,因为那起案件的行动的缜密的程度和组织的缜密的程度,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当冲入犯罪嫌疑人所在的的时候,都是梯队性的,第一个梯队冲进去的就是北京市公安局的特警,紧随特警的就是我们栏目的摄像,我们栏目的摄像都有保护的措施。

  【现场】:一段现场画面。

  【访谈】

  记者:在很多观众的心目当中,徐滔可能是三分像主持人,三分像记者,七分像警察?

  徐滔:对,这是不少观众的印象。那么还在网络上面发过帖子,猜我的身份到底是什么,是警察还是记者。还有人说我是练过摔跤和柔道,因为觉得这个我上电视之后,显得比你要粗矿,粗矿多了,那种给人的感觉,而每当有人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总是告诉他们,我是一个记者,我是一个法制记者。

  记者:你们跟公安系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观众非常的好奇,为什么你们总能在第一时间到现场,为什么你们总能得到这样的线索?

  徐滔: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法制记者都能够像法制进行时的记者能够付出这么多。我们这么多次身着防弹背心,跟民警一起冲锋在第一线,我们这么多次跟检察官爬山越岭地去搜寻证据,我们这么多次跟执行法官一起围在和守在被执行人的门口,我们跟他们一样,都是超值的付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为了相互信任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了一种默契,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信任我们的大前期和目标是一致的。

  记者:有没有被拒绝的时候?

  徐滔:经常的。

  记者:比方说?

  徐滔:比如说发生了一起案件,这起案件发生之后,非典时期,在北京的乐园洗浴中心,七个人同时遇害,案件发生后,北京警方高度重视,我们也马上就赶到了现场。那个时候正值非典,那个是我们每个人一生当中记忆非常清楚的时刻,我特别喜欢记录这些时刻,民警是双重的危险,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危险,还有疾病的危险。这双重的危险我觉得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也并不是每个人在那个时刻都能够做出这样的选择的。而当我到了专案组之后,专案组说,不行,这个案子不许采访,我一直在争取,专案组的领导在里头开会,我在门口徘徊。一会儿的功夫,民警从里面送出来了一个口罩,说徐滔你来现场怎么没有戴口罩,我说我走得特别的匆忙,民警说这个案子真是不能拍,你戴上口罩吧,民警进去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不要以为这是为了你自己的安全让你戴口罩,主要是怕你传染我们,转身就进去了。一会儿又出来一个民警,徐滔,喝点水吧,这案子太危险了,因为还要到很多地方去抓人,其中有一些地方是北京市当时非典疫情比较集中的地方,为了安全,我再三地表明了我要采访,我再三地表明了我的心意,后来同意进入了现场,开始了采访。

  【解说】在徐滔的记者生涯中,她曾经一次次深入险境,一次次乔装打扮深入暗访揭露黑幕,一次次随警作战,拿下一个又一个独家新闻,因此,2002年她被授予了中国中青年记者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

  【访谈】

  记者:我们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徐滔是一个优秀的法制节目,很受欢迎的法制节目主持人。

  徐滔:我一直不是这么看的。

  记者:如果换一个播音员来主持这个节目,他会怎么样?会比你更好呢?还是不如你。

  徐滔:一切皆有可能。而且我一直都没有认为我是一个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我一直都认为我是一个著名栏目的主持人。

  记者:他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徐滔:后来我问过我们领导,我说为什么在那么多的竞争者里,你让我做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我确实有很多欠缺。我们领导说,徐滔,就是因为你的职业精神,你是一个一听到有新闻线索,就像二踢脚点着捻儿一样噌一下蹿出去的一个新闻记者。老百姓需要这样的主持人,有血有肉,把老百姓的事儿当事儿。

  记者:但是你当主持人又不需要去跑啊?

  徐滔:我出现在北京所有大案要案的现场。现在如此,未来也会是这样,这是我的生命。

  【解说】知名度的提升,给徐滔带来的不仅是掌声和鲜花。一次,曾被她报道过的某毒贩的妻子就对她进行了人身攻击。

  【访谈】

  真是那句俗话不是冤家不聚头。有一次在大街上,我们俩不期而遇,我当时非常的惊讶,也就是这么一照面的一个时间,一对眼神的一个时间,她冲上来就给了我两个大耳光,而且打的非常用力,周围的很多人都惊呆了。立刻有群众打110报警电话,说《法制进行时》那女的徐滔被人打了,完了民警马上赶到了现场。赶到现场之后,民警说,把这个女的带回派出所审查吧。我跟民警说,我说这个案子我说我前后采访了半年的时间,我非常了解这起案件,我说这个女子跟她丈夫的贩毒没有一丁点的关系,民警说那也得带回派出所啊,她当着那么多人打你,你自己受了那么大的委屈啊,这必须得处理啊这个。后来我跟民警说,我说让我跟她再聊一聊。

  记者:为什么不让民警把她带走呢,打的即便不是徐滔。

  徐滔:她跟这起贩毒案件,首先没有任何一点关系,另外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她的行为属于轻微,应该是训诫的范畴,~而我呢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样一件事情让她能够用一种别的眼光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记者。

  记者:留下来的时候你不怕她再有过于偏激的行动吗?

  徐滔:我有这样的自信。不会的。因为你有你的诚意了,你自己拿出你的真情了,你会有回报的。

  记者:没有人要求你这么做,而且你不知道能不能说动她,效果会怎么样?

  徐滔:但是试总比不试强。

  记者:但是在你对面的那个人是刚打过你的?她也不是你的爱人。她是一个犯罪嫌疑人的妻子。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她。

  徐滔:我感觉可以通过这次聊天可以改变她更多的看法。我愿意去试一试。我希望我们这个社会能多一个爱生活的人,更多一个生活中充满阳光的人,虽然不一定能成,但是我一定要试。整整聊了七个小时。聊她丈夫贩毒对社会的危害,聊她丈夫的贩毒多少个家庭家败人亡,聊她丈夫贩毒所带来的一切,后来我都觉得我没有完全能够说动她,但是我以德报怨的精神感动了她,有一年春节的时候我收到了一张贺卡~上面写了这样一句话,徐滔从你身上我明白什么叫替别人着想。

  【解说】“北京市公安局荣誉人民警察”对于徐涛来说,可不光是一个称号。北京警方曾经破获一起夫妻共同实施的特大假金表诈骗案,妻子被释放之后,警方才发现她是同案犯,结果让徐滔真正充当了一次警察。

  【访谈】

  刚把这个女的放了之后,没多久了解到,犯罪嫌疑人跟这个他的妻子之间他们俩办的是一个假的离婚手续,为的是转移他们诈骗所得所有的财产。赃款都在这女的手里,必须要把她抓回来。人海茫茫的哪里去找她,还是那句俗话,不是冤家不聚头。我一次我到十渡百货去买东西,刚进了那个商场,抬头一看,就是犯罪嫌疑人的妻子,因为我们俩在派出所里,我采访过她,她当时拒绝了我的采访,我印象非常的深刻,我立刻就给北京民警打电话,我说我在商场看到她了,你们赶紧来。谁知那个女的买东西买得非常的快,她马上从那个商场里出来了的,跟她一起的还有她的两个同伴,这时候我就飞快的买了一副墨镜,我知道她也认识我,我不能让她认出我来,紧紧的跟在她后面。~跟了她一段时间之后,她很快的走出了商场的门口,打了一辆出租车,~怎么办?坐上出租车,出租车已经缓缓的在启动了,没有别的选择。当时我穿着一袭和漂亮的,拖地的连衣裙准备参加一个最好朋友的生日宴会,穿着一双罕见的高跟鞋,亭亭玉立的站在出租车的面前,~我说师傅你好,我说我是记者,你车上坐的这个女的涉嫌一起重大诈骗案件,民警马上就到现场,你不能开车拉她,这个出租车司机的反应是把脑袋伸出去看看四周说,拍电影的 ,拍电视剧呢,怎么没看见摄像机啊。~这个时候那个女的也认出我了,犯罪嫌疑人的妻子,他跟那个司机说,别理她,往前开。出租车司机有一些犹豫,犯罪嫌疑人的妻子这时候又跟她说,我就不信开到她跟前她不起开。你开,你要是能从她身上压过去,她早起开了,没问题,你就往前开吧。 这个车就开始缓缓的启动,我那个时候站在这个出租车面前,一动都没有动。

  记者:你有底气,他们不敢这么做?

  徐滔:没有考虑这么多。后来就像电影和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情景一样,在这最关键的时刻,警察叔叔出现了,她被抓获了,从她身上当时就取获了巨额的赃款。~我觉得这件事情让我感受到了我在做政法记者之后的一些变化,就是我身上的确有了很多民警的坚毅和果敢。

  记者:但是可能用很多人的眼光来看有点奇怪,你把工作和生活混为一谈了。

  徐滔:但是这一个时刻如果犯罪嫌疑人逃走的话,那么民警到哪里去找她,又得花费多大的工夫。

  【解说】如今,已经走上领导岗位的徐滔,同时还身兼主持人,记者的职务,有很长一段时间,她甚至连家都不回,干脆住在单位的招待所。那么,作为一个知名记者,徐滔是怎么处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呢?

  【访谈】

  记者:很多喜欢徐滔节目的人可能都希望了解徐滔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徐滔:偏于豪放,不失婉约。

  记者:生活中的徐滔是个什么样子呢?

  徐滔:哪方面呢?

  记者:比方说感情方面。

  徐滔: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真爱,我想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一件事情就是两个人一起慢慢的变老。

  记者:为什么现在没有?

  记者:为什么现在没有?

  徐滔: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不知道在这里讲起来,合适不合适。说的是一个小伙子,他特别特别喜欢一位姑娘,他特别想见到那位姑娘,后来他说,那时候他的愿望,他发誓他的愿望就是能见到那位姑娘,后来他的愿望实现了,他被化为了石头。有一次这个姑娘出去玩的时候,在这个石头前面照了一张相,实现了这个愿望之后,别人又问他,说那你可以了吧,你看她已经跟你照了一张相,你都见到她了。他说我还有一个愿望,我特别希望能够拥抱她一下,后来这位小伙子又被化为了一棵柳树,有一次这个姑娘走路累了,靠着这棵柳树休息了一会儿,紧紧的拥抱了一下这个柳树。别人又说你看你这个愿望又实现了,你现在还有什么愿望。他说我特别希望能看到这个姑娘能够幸福。于是他被化做了一座桥,那位姑娘每天都是踩着这座桥跟另外一个人去相会,当所有的这些愿望都实现了的时候,又有人劝他,那你现在还有什么愿望。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有缘才能相识,这么多次愿望都实现了,都没有听到她说话,这就是缘分,我也在期待那份美好的感情。我觉得只要有一颗追求真爱和渴望爱的心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所爱。

  记者:心目中有标准吗?

  徐滔:我希望这个人能有一颗温暖包容的心房。这是最大的一个期盼。今天这节目就算一个衷心的祝福吧,一定努力。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徐滔是谁?

  徐滔:记者徐韬。

[上一页]  [1]  [2]  [3]

 
编辑:李淑国】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