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湖北"爱心妈妈"收养弃婴 民政局指其借孤儿敛财(2)
2007年07月16日 06:15 来源:京华时报

  “爱心妈妈”的嬗变

  何本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何本英说,1981年5月28日清晨,她在上班路上发现一名被遗弃的女婴,这就是她收养的第一个弃婴何新桃。她称至今已累计收养22名弃婴,其中3人仍在身边。

  “24年来收养22名弃婴”,何本英的故事引起媒体关注。2005年6月21日,湖北一家有影响的媒体报道了何本英的故事,并称:由于抚养孩子,家庭极度贫困,丈夫因此与她离婚,但她爱心不改。从此,何本英被称为“爱心妈妈”。

  记者调查获知,何本英确有收养弃婴的行为,具体人数难以核证。

  何本英的贫困其实始于1987年办个体幼儿园失败,而她目前所欠债务主要是借款给一个干儿子买房等积累起来的。对于这一点,何本英本人也承认。

  这些“幕后故事”并没有被挖掘和报道。她“24年收养22个弃婴致贫”的故事,被当地媒体不断重复,并为人们熟知。

  出名前,身背债务的何本英靠搞歌舞表演谋生,生活一直很困难,她没有放弃收养,也从未向政府求助。

  出名后,她“不求人”的作风改了。

  2005年7月8日,趁着媒体报道的热度还没过,何本英举行了一次爱心演出,收获捐款500多元。7月25日,她举行了第二场爱心演出,鄂州市民政局一位干部去了。

  这名干部说,开演前,每个观众都收到了一个空的红包。演出结束后,红包又被收回去,部分观众往里塞了钱。这次,何本英收获1500多元捐款。不过,鄂州市民政局的干部隐约感觉到何本英像是在敛财。

  再加上政府多个部门四五千元捐款,2005年8月,何本英清贫的生活一下子有了很大改观。不过,她仍不断向政府机关“伸手”。

  2005年8月底,何本英称要给脑瘫孩子何天意治病,向鄂州市政府提出申请,要求提供2万元治病专款,后无果。

  2006年上半年,因拖欠4300元的房租,房东要驱赶何本英。这次,她没有像往年一样自己扛着。6月,何本英准备了一份求助材料,她以抚养弃婴生活困难为由,要求社会各界提供资助,并解决住房问题。

  2006年6月底,何本英陆续将材料送给鄂州市妇联、团委、税务、法院、民政等党政部门,以及鄂州大学、联通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并于12月再次发出求助。

  何本英说,两次求助共筹款六七千元。她承认,除了支付房租等生活费用外,她还试图通过募捐还债。

  民政局与“爱心妈妈”

  何本英的“所作所为”通过各种渠道,为鄂州市民政局有关干部所知。

  不过,政府难以对民间收养行为进行监督。鄂州市民政局福事科副科长万守凡说,他们没有执法权,无法对何本英的行为进行干涉。

  在鄂州市民政局一些人士眼里,2005年以前,何本英是一名爱心人士。不过,要钱让她的形象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项福利项目的实施,引发了民政局与何本英的对立。

  2006年5月,鄂州市民政局开始实施“明天计划”,专门给残疾孤儿免费治病。得知何本英家中有一名脑瘫小孩何天意,民政局打算把何天意送去治疗。7月,万守凡等上门与何本英商谈。

  万守凡说,起初何本英答应交出孩子,但称她给何天意看病用了钱,需要补偿2300元。民政局同意了,但后来何本英又不交了,民政局一名副局长多次上门,她也不交。

  “脑瘫的孩子,何本英不让政府给他治疗,你说这是爱孩子吗?何本英根本就不是什么爱心妈妈。”万守凡说。

  对此,何本英说,当初没把何天意交出,是因为何玲玲一时舍不得。何玲玲说:“何天意捡过来三天,就一直是我带着,带了两三年,你说能没有感情吗?”

  不过,在万守凡看来,何本英只要愿意,就一定能说服何玲玲交出何天意。

  由此,鄂州市民政局与何本英“结下梁子”。而何天意继续留在何本英身边,未接受治疗。

  2006年12月,何本英为收养的3个孩子申请低保,她到公安局开了孤儿证明。她说,办低保还需要民政局出具的收养证明,但民政局拒绝出具,导致小孩没有低保、生活困难。

  于是,从2007年4月12日开始,何本英带着3个孩子上街巡演募捐。她说政府不给她解决生活困难的问题,她只能上街募捐,她这样做也是想让负责弃婴工作的民政局出丑。

  鄂州城区不大,何本英上街募捐的行为很快为众人所见。

  鄂州市民政局一位负责人对当地媒体说,何本英根本就不是“爱心妈妈”,她把孤儿当摇钱树,通过孤儿敛财。

  弃婴的未来堪忧

  直到昨天,何本英和鄂州市民政局的对立仍在继续。

  在何本英看来,她是鄂州市1984年起就树立起来的典型(创办个体幼儿园),后来又成为收养弃婴的典型———“爱心妈妈”。她要将名誉一直保持下去,继续抚养弃婴。

  何本英的坚持,让何玲玲、何天意、何涛有了一个家。但是,何本英的贫穷,让16岁的何玲玲弃学不上,让脑瘫的何天意、两岁多仍不会说话的何涛,无法接受治疗。

  何玲玲、何天意、何涛,3个孩子跟着何本英挤在湖边一间10平方米的房子里,3张床、两张桌子、几把椅子,几乎是全部的家当。每天吃咸菜、喝生水,身旁还不时有老鼠窜过。

  正在建设的鄂州市城市福利中心,据说拥有教育、医疗、娱乐功能。鄂州市民政局一名干部透露,该中心的600个床位中有150个专为弃婴准备。

  不过,何本英与鄂州市民政局的对立,让3个孩子离这个福利中心有点远。

  鄂州市民政局的万守凡说,何本英收养的孩子,都没有办理任何法律手续,他甚至怀疑孩子们是否真的为弃婴。

  另一方面,与民政局交恶的何本英不愿把孩子交给他们。她说,如果孩子们都给民政局,起码得补偿她10万元。

  10万元,这正是她所欠的全部债务。

[上一页]  [1]  [2]

 
编辑:邱观史】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