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媒体评论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自杀性讨薪”不是维权
2007年07月23日 06:05 来源:新京报


    漫画:农民工讨薪。 中新社发 谢正军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个古训在今天被重新排列组合。欠债要不到就杀人,但不是杀债主,是自杀。据报道,在多次向开发商索要工钱未果后,河北省景县一个工头服毒自杀,家属将其尸体抬到开发商家中抗议。

  (《新京报》7月22日)近年来,农民工以自杀相威胁讨薪或者讨薪未果后自杀的事件,已不是少数,有学者把这种“自杀性”讨薪称为“为权利而自杀”。很多时评也就农民工的维权问题发表评论。但问题是,“为权利而自杀”,或者说自杀性讨薪,算是一种维权吗?

  以自杀为威胁手段讨薪,债务人仍然只有还债的义务,并没有因此增加受这种手段而积极保护讨薪者生命的义务。至于讨薪追债未果后自杀,这也只是一种事实上而非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不能因此而对债主追究债务之外的更多责任。从法律上讲,只有讨薪者和欠薪者,债权人和债务人,没有值得同情者和应该谴责方。

  但是,“为权利而自杀”,特别是农民工的自杀性讨薪,在转型时期,并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一个法律问题。上面对于自杀性讨薪是否是维权行为的分析,看起来似乎冷酷无情,流露出一种法律逻辑的傲慢和对弱势群体的漠视;其实,恰恰相反,冷静分析的目的,正是基于一种由于更深层次的社会关怀所带来的忧虑:在农民工讨薪的问题上,如果不慎重使用“维权”及其背后的同情心和道德感,可能会对自杀性讨薪无形中构成某种道义上的支援和鼓励。

  自2000年出现“农民工全城围堵工头”事件引起社会关注后,“农民工绑架工头讨薪”、“农民工以跳楼威胁讨薪”等新闻层出不穷,非理性程度越来越高,离真正的、受法律保护的“维权”也越来越远。极端地说,凡是正常途径讨薪维权的,很难见诸报端;大凡被报道的,许多不属于法律上的维权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的本意,是希望引起社会关注、造成巨大影响,从而追回欠薪。

  但是,这种把希望寄托于“青天”和“媒体”,不惜以自杀来引起关注的想法,即使值得同情,也绝对不能鼓励。比工资更宝贵的是人的生命。而“为权利而自杀”不仅不是维权,反而有可能构成犯罪。依靠法律和制度来最终解决“欠债还钱”,不管在现阶段运行得多么缓慢,这个轨道始终是不能脱离的。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综合考虑舆论导向的“双刃性”,克制一时的道德激愤,真正负责任地去为农民工着想,不能提供任何“为权利而自杀”的暗示。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如果“维权”话语的正当性和同情心的过度表达在无形中对农民工的“自杀性”讨薪形成鼓励,那么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车浩(北京学者)


 
编辑:宋方灿】
:::相 关 报 道:::
·河北包工头讨薪未果自杀续:曾卖粮垫付工资(图)
·河北包工头讨薪未果服毒身亡续:弟弟妹妹也服毒
·北京昌平小汤山法庭为民工讨薪量身定制起诉书
·5名农民工以跳楼威胁讨薪 公安局长登楼智解危机
·重庆媒体称河源"讨薪民工被殴事件"进入司法程序
·30余农民工堵工地大门讨薪3天无果 包工头失踪
·广东河源:民工讨薪被打为群体性斗殴 无人死亡
·讨薪民工遭殴事件:经济生活中暴力倾向如何遏制
·广东河源围殴讨薪民工 致一死二人失踪六人重伤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