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奥运网|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育|健 康
汽 车|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 图 片| 社 区|图 片 网|华文教育|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京城“战地记者”徐滔:三分记者,七分警察(图)
2007年08月24日 22:56 来源:中国青年


    资料图:三月二十七日,北京电视台著名法制电视节目主播徐滔登上公交车,为乘客散发车厢流动普法宣传册。 中新社发 廖攀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2007年5月2日,第11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评选正式揭晓,全国共有十人获得年度中国青年最高荣誉,在十人的获奖名单当中,我们发现唯一的女性身影——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栏目主持人、记者徐滔。

  16年的记者生涯当中,徐涛获奖无数,从连续四年的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到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再到中国中青年记者最高荣誉——“范长江新闻奖”。在徐滔的所有荣誉当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称号——“北京市公安局荣誉人民警察”。说它特殊,因为徐滔是全国唯一获得这一称号的新闻工作者。在所有人的心目当中,记者和警察始终是两个非常不同的职业,但在徐滔身上,这种界限往往是模糊的。近年来,在北京市的大案要案现场,几乎都能见到徐涛和她的团队的身影。她曾经化装成旅客,偷拍火车站前的票贩子;曾经假扮疑难症患者,给传单诊所曝光;曾经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一次次随警作战;也曾一次次深入险境,单兵突破,拿下一个又一个独家新闻。

  政法记者,一次“无奈”的选择

  1991年,徐滔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北京电视台工作。和很多刚刚离开学校的年轻人一样,刚起步时的徐滔也并非一帆风顺。

  那段时间,徐涛先是在“北京你早”工作,很快又被调到“北京新闻”节目组。因为工作的频繁变更,让徐滔在很长的时间里几乎无事可做。寂寞,让徐滔开始有时间思考很多问题。思路的转变让徐滔发现了当时一个鲜有人涉足的“冷僻战场”——政法新闻。

  徐滔是幸运的,1996年,就在徐滔成为一名政法记者不久,她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那一年,全国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严打,政法报道开始受到了人们空前的关注。

  在接触政法报道之前,徐涛也和许多普通人一样,对于警察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视剧的影响。但当徐滔真正开始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时候,她发现他们的寂寞,他们需要承受的东西,远远超出凡人的想象,在被深深感染的同时,她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次,徐滔随民警侦破一起谋杀案,起初,警方得到的消息是只有一人遇害,但当他们到达现场,却发现了三具尸体。前来的警车最多只能塞下其中的两具。徐滔没有多想,对民警说:“你把尸体放在我的车上吧”。说起那段经历,徐滔至今还有些后怕,在回刑警队的路上,徐滔不止一次地回头看后备箱,担心尸体会突然坐起来。

  1999年12月7日,“法治进行时”开播,这次机会让徐滔从幕后走到台前,开始直接面对观众。回想起第一次的主持经历,绝对可以用“痛苦”来形容。当时仅仅15分钟的“法治进行时”,三段新闻、八段词,徐涛整整录制了六个小时。“忘词,记不住词,一看到镜头就特别认真地说,朋友观众好你们……”录制终于完成了,徐滔离开电视台回到住处,原本5分钟的路程,那天她却走了整整半个小时。小雨加雪的天气,周围七彩的灯光把电视台打扮得像一个晶莹剔透的大冰雕,“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感觉到的是忧郁,我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节目主持人巨大的欠缺。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开始下决心要找到一个适合我主持的路子——现场主持。”

  京城“战地记者”

  有人形容政法记者就是和平年代的战地记者,徐涛用自己的行动印证着这样的比喻。

  2001年5月3日凌晨1点左右,一名手持尖刀和炸弹的歹徒郑某,在北京西客站劫持了一名女售货员,案发后,除了警方,最早到达现场的记者就是徐滔。

  犯罪嫌疑人郑某在被包围之后,要求见记者,警方起初派了一名女特警队员化妆成记者,可是很快被郑某识破了。接到电话,徐涛火速赶到现场,并且开始了一段很独特的开场白:“宝贝,这么晚了你都不睡觉,记者阿姨也睡不了,警察叔叔也睡不了,这样做相当不道德。”几秒钟之后,全场哄堂大笑,犯罪嫌疑人也笑了,现场的紧张气氛瞬间松弛了下来。

  之后的时间里,徐涛努力掩饰着自己的紧张情绪,和郑某交谈了起来。渐渐赢得了对方的信任之后,徐涛决定采取更加冒险的行动——夺下郑某手中的刀。“我想换人质,按照预案,换人质的一瞬间,就是狙击手最好的攻击时刻,因为他的手、他的刀、他的爆炸物都离开了人质。”可是犯罪嫌疑人当即拒绝了交换人质的要求。“他说我不能同意你当人质,你太狡猾了,太不好对付了。我还是让她当人质吧。”遭到郑某的拒绝之后,警方决定采用另一套方案,让犯罪嫌疑人喝下含有高效安眠药的矿泉水,现场当中,徐涛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这个任务再次落到了徐滔的肩上。徐滔拿着矿泉水,坐到了郑某的面前。“我就拿了一瓶矿泉水,你那么渴,你都喝了吧。”高度警觉的犯罪嫌疑人似乎预感到了什么,要求徐滔必须先喝。徐滔当时并不了解这种高效安眠药,可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已经容不得她有片刻的犹豫。徐滔平静地拧下了盖子,喝了两口,以至于在随后的一周内,她还头晕、恶心。犯罪嫌疑人紧跟着喝下了矿泉水,但是这种高效安眠药竟对他没有半点作用,对于一个极度亢奋的人来说,“他也许需要的是大象的量”。

  之后的9个小时里,徐滔强忍着安眠药带来的睡意,继续与犯罪嫌疑人周旋,最后,徐滔利用了对方的多疑和偏执,诱使郑某走出室外,郑某果然中计,被埋伏的特警当场生擒。

  三分记者,七分警察

  2002年10月6日,徐涛因为工作中的卓越表现和对公安战线的特殊贡献,被授予了“北京市公安局荣誉人民警察”称号。这是迄今为止,公安部门唯一将此称号授予个人。对于徐滔来说,这自然是一项无上的光荣。其实,徐滔早已将横在记者与警察之间泾渭分明的界线虚化了。三分像记者,七分像警察——这是很多人对徐滔的明显印象,甚至有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审讯时疑惑地问:“‘法治进行时’那个女的,她是警察吧?”也有很多不熟悉徐滔的人在网络上争论徐滔的真实身份,还有人干脆猜测徐滔是柔道高手。事实上,很多见到徐滔的人甚至会提出一个更大的疑问,这个眼神里似乎还闪烁着天真的小女子,她真的是徐滔吗?

  徐滔不是警察,可在北京市的各区县公安局里,上至局长,下至一线民警,到处都有徐滔推心置腹的好朋友,民警们都认识徐滔,公认她是好记者。2002年,徐涛获得“范长江新闻奖”,市政法委、市公安局送来的贺信被醒目地贴在北京电视台的大厅里,“徐滔,祝贺你得了潘长江新闻奖。”“是范长江。”徐滔更正说。“你以为就你有文化啊,谁不知道是潘长江啊。”这是民警和徐滔之间特有的幽默。

  徐滔说:“我喜欢做法治节目,跟每天都面临生死危险的民警们在一起,我每天都被感动。他们那种每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拼命精神,那种把细腻的情感藏在粗线条里的方式,时时激励我。而且通过做节目,也极大地影响了我的人生观,我觉得我变得比一般人更懂得珍惜生活。一个人幸福平安地活着,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愿意把我的体会通过节目告诉所有的人。”

  “北京市公安局荣誉人民警察”,对于徐滔,有时还不仅仅是一个称号。一个机会,让徐滔真正当了一把警察。几年前,徐滔曾经报道过一起夫妻共同实施的特大假金表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张某和妻子高某一起被抓获,在审讯中高某谎称自己已经同张某离婚,与案件没有任何关系。警方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无奈将她释放。可是警方很快又发现高某与案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这时的高某早已逃之夭夭。

  一天,徐滔在商场门口遇到了正在购物的高某,因为曾经拒绝过徐滔的采访,徐滔很快便认出了她。在拨打电话报警之后,徐滔开始跟踪高某。警惕的犯罪嫌疑人在匆匆购物之后,叫来一辆出租车,准备离开。穿着一袭漂亮连衣裙的徐滔站在了出租车的前面。高某这时也认出了拦住出租车的徐滔,她跟那个司机说,“别理她,往前开。没问题,你就往前开吧。”就在出租车缓缓移动时,警方及时赶到,将高某抓获归案,并当场从她身上起获赃款10万余元。徐滔说:“我觉得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我在做政法记者之后的一些变化,就是我身上有了很多民警的坚毅和果敢。”(作者:王峥)

 
编辑:张明】
:::相 关 报 道:::
·法制电视节目主持人徐滔:几分像记者几分像警察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