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私募变局猜想:即将迎来一次深刻变革

2010年11月15日 15:5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着专户门槛的大幅降低,公募基金的私募管理业务展开了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与其说这是公募基金狂欢的开始,不如说这是在私募基金快速发展“倒逼”下的体制突破。虽然公募和私募基金都尚未走出各自成长的烦恼,但我们可以预见的是,阳光私募将更加规范化,公募基金“非公募”业务也将越发市场化,整个基金私募业务都将迎来一次深刻的变局,公私互补、协调发展将是中国基金管理行业不远处的希望。

  公募中的“私募”

  11月初,证监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取消了原先管理资产规模200亿元的专户业务准入限制,并将单个产品的规模的下限从5000万下调至3000万。基金专户终于将迎来松绑。

  公募基金开闸专户“一对多”业务始于去年9月,当年的八大基金公司30余只产品亮相之际,“绝对收益”的投资目标迅速得到了高端客户的共鸣。首只产品中银专户主题1号甚至在批文到手不到1天的时间内完成销售,专户“一对多”风风火火启程。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0月15日,35家基金公司获得特定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管理专户资产约982亿元;其中,有33家发行了专户“一对多”产品,“一对多”专户管理账户240个,管理资产366亿元。也就是说,几乎近半的基金公司并没有进入特定资产管理业务的资格。

  此次意见稿一出,业内诸多中小基金公司热情饱满。“本次征求意见稿对基金公司的专户业务作了多角度松绑,这些年来基金专户业务发展始终不如公募业务顺利,其中门槛高是一个重要原因。松绑对于我们这些新成立不久,规模不大的基金公司而言可以提前获得专户业务资格,拓展业务范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农银汇理基金在采访中指出。

  靴子终于落地,这不仅使诸多中小公司受益其中,更将是对整个非公募业务的推动和刺激。

  确实,过去的一年多,基金专户并没有出色完成“绝对收益”招牌的打造。从渠道定期获得的数据来看,专户理财的收益率并不乐观,各基金公司之间投资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到期清盘仍亏损的基金一对多比例居高不下。

  然而,据媒体报道,首批专户产品甚至在临近清盘时整体跑输公募基金十几个百分点,“一对多”似乎并没有以当初“绝对回报”的姿态给投资者带来太多惊喜。而一些老牌基金公司“一对多”的投资业绩甚至与其公募业绩排名很不相称。

  不难预见的是,在所有公司均获准进入专户理财业务领域后,各项“非公募”业务的竞争将更加市场化,也将刺激部分公司坚决打造“专户”品牌的决心。

  困惑

  公募基金“私募化”已然成为下一阶段基金公司发展期中的新蓝海,然而随着专户门槛的放开,竞争也将随市场主体的加速流入而变得越发有趣。然而,和针对类似投资群体的阳光私募及券商集合理财,专户是否在人才配备、业绩和渠道方面占优呢?

  据了解,专户一对多、阳光私募和部分券商集合产品所瞄准的客户群有很大重合。根据规定,单只专户“一对多”的委托人人数不得超过200人,客户委托的初始资产合计不得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而客户的投资门槛为100万元。同样,阳光私募的产品门槛多为一百万,但较为灵活,少则50万,多则数百万。 而部分国内券商所设立的高端集合理财产品,门槛也从数百万到上千万不等。

  “公募基金做专户理财是做成绝对收益性的还是对冲性的,也可以有它自己的定位,和阳光私募两种力量可以进行比较长时间的业绩比拼,投资者会有自己的选择。” 深圳市武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田荣华如此表示。

  除了和其他性质私募产品的对决,这场变局掀起的还有公募基金公司之间的在私募领域的竞争。

  分析人士预计,征求意见稿的颁布,对基金业更加直接的影响就是对私募业务人才“隐性”的争夺战。“虽然我们准备时间近半年了,但20多家基金公司可能在短期内上报申请,根据意见稿的规定,肯定需要尽快建立符合要求的专户业务构架和业务流程,同时拥有具有相关经验的投资人员。”上海一位中小基金公司的总经理认为。

  “公募基金向阳光私募的人才流动已经让公募损失了一部分元气,哪还有那么强大的后备军团等着?”一位券商的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质疑。

  确实,根据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洪磊公布的数据:截至9月20日,今年的基金经理变更是168人次,真正离开这个行业的是69名,占到行业基金经理总数的11.6%。而据了解,国内专户业务处于第一梯队的基金公司,例如广发、汇添富、嘉实等,平均配备的专户人员多在7-10人之间。不难想像,如果以20家基金公司计算,平均配备3人规模的专户团队,都至少需要从既有基金经理或其他部门或行业“挖”走60人,占到行业基金经理总数的近10%。

参与互动(0)
【编辑:郭嘉】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