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十大机构预测下周市场:A股短线是否企稳(4)

2010年11月20日 09:2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高估政策紧缩风险并不可取

  日信证券 徐海洋

  本周市场继续惯性下跌,对通胀高企后的政策紧缩忧虑成为市场下跌主要推手。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我们认为全面货币紧缩可能性相对较小,不应高估政策风险。周五市场探底回升表明,短期市场继续做空动力有限,指数可能重新震荡走高,挑战3000点大关,而市场中期运行趋势则需等待政策信息的进一步明朗。

  本周外围市场压力减小,对政策调控的担忧成为市场调整的主要理由。数据显示,国内经济环比回升势头出现,但通胀压力更为明显,在刚性成本提升和翘尾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11年一季度之前,通胀形势将进一步恶化,CPI有望再创新高。同时,房产价格继续上涨,调控政策加码收缩的预期成为市场主要担忧。

  我们认为,高估政策紧缩风险并不可取。目前国内经济数据虽有起色,但复苏的可持续性仍有分歧。10月工业生产、发电量同比数据如期继续回落,这主要与节能减排拉闸限电有关。从三大需求角度看,消费稳健增长,主要看点在于投资同比增速小幅提升和外贸数据的好转,这被许多市场研究机构视为继PMI回升向上后,基本面持续复苏的信号。

  不过,复苏的持续性其实也存在一定争议。投资数据提升主要来源于保障性住房加速开工的贡献,市场自主性投资贡献有限。外贸净出口对总需求的贡献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在经济转型、本币升值下,实体经济能否经受信贷货币政策的全面紧缩值得怀疑,这也必然是决策者需要权衡的重要依据。在增长和通胀矛盾针锋相对的情况下,通过部分行政化手段缓解市场通胀预期,应当是成本较低的可行之策,其对市场的伤害作用也相对更小。

  从市场层面来看,美元走强带动的商品期货市场大幅调整,也使我国通胀预期有所弱化。同时,目前国外流动性扩张、国内流动性整体充裕及结构性转移的趋势没有明显转变,股票市场不存在深幅调整的空间。建议继续关注有定价能力、受益通胀的食品、医药公司,以及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

  下周趋势 看多

  中期趋势 看平

  下周区间 2850—3000点

  下周热点 电子信息、高送转

  下周焦点 热点延续

  短期将以震荡为主

  华泰证券 张力

  由于市场担心周末央行加息,本周权重股表现较弱,其中有色金属、煤炭两大资源性板块表现反复。在市场下探到60日均线后,以银行为首的权重板块全线反攻,将指数快速拉高。市场K线上收出长下影线,显示短线市场探底,后市将继续反弹。

  从走势来看,我们认为市场近期调整是比较常见的牛市“多杀多”行情,来源于前期过分乐观的市场预期,在石化双雄快速拉升情况下投资者和机构出现恐慌,市场调整中竞相杀低,造成急跌、大跌的走势。这种情况在过去的牛市中并不鲜见。11月11日以来的下跌中,杀跌板块主要集中在前期热炒的通胀概念。在通胀压力继续走强的背景下,这种选择显然有所背离,更证明市场震荡洗盘的可能性。在短线走势中,我们非常关注60日均线的支撑,该线代表两个月以来的移动平均成本,也正是本轮行情的平均成本线。如果跌破60日均线,前期牛市的成果基本消失,对比前期超高的交易量,将形成巨量的套牢盘,市场做多人气将出现明显涣散。

  在牛市行情中,快跌并不可怕,只要推动行情的基本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们认为,推动市场发展的因素包括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以及政策因素和经济好转。美元贬值带动商品价格重估,人民币升值带来热钱和人民币资产升值。两者叠加带来流动性增加。从基本面来看,调整的最大原因在于通胀压力加大后市对于政策的恐慌。我们认为加息将是意料之中的事件,越早加息能够越早舒缓市场压力。同时,我们认为,不太可能出现一次大幅加息。因此,市场向上的基本面因素并没有发生改变。

  短线来看,由于政策不确定性,市场将以震荡为主。待政策明朗后,尤其是加息之后,市场仍将重新步入震荡上升通道。

  下周展望 看多

  中线展望 看空

  下周区间 2800—2980点

  下周热点 蓝筹、新能源

  下周焦点 是否加息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