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陈冯富珍当选港人骄傲 霍英东病逝风范长存
[编者按]二○○六年是香港人感到骄傲的一年,世界电信展成功举办、经济平稳增长、失业率持续下降、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补充协议三内容正式公布......香港人都感受到了新气象。
    中国推荐的陈冯富珍女士高票当选新一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联合国机构中担任最高负责人职位,是香港人的骄傲;精彩一生写下幕幕传奇的香港实业家霍英东病逝,各界难过惋惜,但霍老的梦想、信念、智能、勇气、仁厚,山高水长......
事件篇:盛事不断 “一国两制”优势体现
世界电信展首次移师香港 吴邦国出席开幕式
    2006年12月4日,被喻为电信界奥林匹克的“国际电联二零零六世界电信展”首次移师香港。除到访人数可观外,香港也从这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展览中,获得了超过预期目标的经济收益.....[全文]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2日飞抵香港,在会见香港特首曾荫权时表示,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情况、对香港民众很关心.....[全文]
    吴邦国在出席世界电信展开幕式时发表演讲,称香港拥有优秀的电信企业、经济自由开放及背靠祖国内地3项得天独厚信息业发展条件。这实际上是香港拥有 “一国两制”及背靠祖国强大优势的一次集中展示......[全文]
庆CEPA三周年 一纸协议打通内地与港澳经脉
   为庆祝《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签署三周年, 由国家商务部及香港特区政府联合主办的“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发展论坛”于6月29日在港举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8日抵港,表示“我一直关注着香港经济的发展”,期待亲身感受香港的新发展、新变化 ......[全文]
   贾庆林表示,CEPA对香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内地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但作为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的新探索,难免会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在实施过程中也会碰到一些新问题,要允许有一个过程......[全文]
   贾庆林29日在论坛上表示,就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港澳的经贸合作提出四点意......[全文]
中国香港代表团收获第六金 创亚运历史最好成绩
    2006年12月3日,单车好手黄金宝石在多哈亚运会的男子单车个人公路赛中为香港夺得首面金牌......[全文]
   之后,高礼泽/李静在乒乓球男子双打比赛中获金牌,爆出这届亚运会的一大冷门。王晨夺得一枚在亚运羽毛球项目上的历史性的金牌。陈润泽拿到男子健美75公斤金牌,陈敬然勇夺帆船帆板男子轻型米斯特拉级冠军。张敬炜在自行车男子40公里记分赛中获得冠军,为香港代表团夺得第6枚金牌。......[全文]
   中国香港代表团这次出征多哈亚运会,共参加28个项目,赢取了6面金牌、12面银牌、10面铜,创历史最佳成绩。此前,香港代表团的最好成绩是在曼谷亚运会上获得五枚金牌。......[全文]
 吴邦国在香港参加世界电信展
 贾庆林抵港 香港少年儿童献花
 中国香港代表团收获六金创纪录
人物篇:个性鲜明 不同舞台演绎各自精彩
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11月9日举行的大会上,由中国推荐的陈冯富珍女士获批准出任新一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提名,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联合国机构中担任最高负责人职位。中国卫生部长高强献上鲜花和拥抱表示祝贺香港特首曾荫权澳门特首何厚铧等纷纷致电祝贺陈冯富珍;中联办主任高祀仁祝贺并形容陈冯富珍当选,反映中央重视、信任香港中央重视、信任香港。港澳报章也赞誉陈冯富珍当选是所有中国人的光荣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著名富商霍英东2006年10月28日逝世,享年84岁,结束了他的传奇人生。12月7日上午,霍英东追悼会以国家领导人规格举殡, 灵柩覆盖国旗多位中央领导人、各界名流以及霍英东生前友好出席。11月10日他的遗体安葬在柴湾佛教坟。他被称做是港人永远怀念的人物,香港特首曾荫权则痛言:“其逝世是国家及香港的重大损失”,其岗位难填补,其爱国爱港精神将延续。霍英东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体育事业以及家乡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不仅让中国内地的富豪接受一次洗礼,更被盛赞是爱国爱港的完美融合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香港一代富豪李嘉诚的座右铭。2006年8月24日,李嘉诚宣布将个人财产的三分之一倍注入自称“第三个儿子”的“李嘉诚基金会”,坚持 做100%做慈善,以实现“奉献家国桑梓”的夙愿。李嘉诚多次表示回馈社会是福分善心才是永恒的富贵。他不但获得“粤港澳捐资公益事业先驱人物称号”,更被国际社会视为华人商业文明的代表,而且他对香港、内地及全球公益事业的贡献,亦使他成为举世推崇的华人典范
“你有压力,我有压力”。“巴士阿叔”陈乙东因在巴士上激情演出而爆红。2006年5月的一晚上,在一公交巴士上,因不满前排中年男子(后来被称为“巴士阿叔”)手机通话声音过大,少年轻拍对方肩膀示意他小声点。料不到阿叔反应激烈,粗言秽语高声斥骂少年达六分多钟。一旁乘客用手机暗中拍下经过,将其上载于一个免费的youtube.com网站并迅速流传。陈乙东自言是偷拍的受害者,入禀法院向当日持手机拍摄的青年索偿300万元。2006年9月5日晚,陈乙东搭机到台湾要参与倒扁静坐,自称是台湾民众,他来倒扁还自备道具和歌曲。
 胡锦涛在京会见陈冯富珍
 霍英东灵柩离开协和医院
 李嘉诚宣布捐赠三分之一身家
融合篇:南来北往 了解认识中两地互融
 香港大学举行非本地生迎新活动
 两孕妇在展会上搜寻育儿资料
 内地情侣结婚仪式花款众多
内地学子趋之若鹜考港校 香港学生内地初试水
   今年,香港大学、科技大学、理工大学、浸会大学、岭南大学、教育学院这6所香港高校直接于内地收生。一项调查显示:65.53%的考生和家长更倾向于到香港读书,香港高校吸引力超过北大、清华等内地名校.....[全文]
   在香港6间直接在内地收生的院校中,港大的申请数字更超过1万,较去年增加逾5千人,平均有33至40人争夺一个学额......[全文]
   另一厢,内地三所名牌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复旦大学3月11日及12日在香港招生,共有一百余名香港学生参加面试.....[全文]
   这三所大学在港举行的面试形式各有不同,面试内容及问题相当广泛。例如“中国人为什么重视历史”、“你认为金庸小说的情节与现实社会有何分别”等,着实难倒了不少面试的学生.....[全文]
为“香港身份”+ 避“超生”内地孕妇来港产子成风
   内地孕妇来港产子近年直线上升,今年前半年就增至11,716人,较01年的620名劲升16倍。这些内地居民在港所生婴儿,可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有些内地孕妇则是来生第二胎......[全文]
   一批香港孕妇担心增加医院收费不能解决香港妇产资源紧张的现状,反而可能会引发加价潮,最终反令香港产妇受损......[全文]
   香港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周一岳12月14日就表示,会确保香港孕妇获得照顾,并会考虑不同方案减少内地孕妇来港产子。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少光就表示,内地孕妇非以来港旅游为目的,入境处长是有权拒绝这些人入境......[全文]
香港人北上定居成潮流 内地置业定居生活乐融融
   香港回归前,到内地定居对很多香港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而在回归9年后的今天,港人返回内地生活反成大趋势。到内地居住的港人每2年就以50%的速度增长.....[全文]
   其中,七成人为工作需要,即95年在内地工作的香港居民约为23.7万多人。一些人更在CEPA的带动下,在内地当上了老板......[全文]
   同时,港男娶内地姑娘成风,亦有越来越多香港女性与内地男友结婚。去年有8100余名港男与内地女友“拉埋天窗”;香港女性嫁到内地的数字到05年也升至近5000宗.....[全文]
评论篇:你说我论 两地善用资源创双赢
电信展彰显香港“一国两制”优势
    2006世界电信展览会移到中国的香港举行,是因为大公司们已经看到中国电信市场的潜力,看到中央全力支持香港和香港可以成为进入内地的桥梁中介等三大因素.....[全文]
   CEPA进第4阶段 港人需自强不息争实利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亲自为CEPA三周年纪念论坛主持开幕式,充分显示中央对CEPA的支持和重视。港人只有自强不息,以实力争取实利,才可缔造香港与内地双赢的局面.......[全文]
香港旅游业招牌蒙垢后不能再“砂锅捣蒜”
青海一个旅行团,因为购物金额不够,竟被导游晾在一边。黄金周内地游客来港减少,不能再简单地解释为,内地人来港模式已发生变化。有些人忿忿不平:国家开放个人游,首先是为帮助香港经济复苏,并为各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仅仅因一些内地游客消费能力有限,就让他们体会冷漠和无情?这对不少满怀喜悦而来,揣着伤害而去的游客实在不公平。对香港的形象和长远发展也绝无好处......[全文]

中央重视港人自豪 吴邦国贾庆林访港意义大
   在一年之内先后有两位国家领导人到访,都主持盛会、发表重要讲话,并广泛接触各阶层市民,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访港期间,国家领导人带来的不仅有“大礼”,更多的是对香港的深切关怀与期许。香港各阶层人士都知道,是中央政府的支持才令香港得以度过一次次难关,因此更应把握机遇,谋求社会和谐,全力发展经济,以不负中央重托.......[全文]

“鲶鱼效应”让内地高校重视“港校热”
今年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的大幅增加,不但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和本年度重大的教育事件,也令表面平静的内地高校改革话题再起波澜。有评论说,香港高校被视为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大学强劲的挑战者,但这一教育事件的内涵远远超过了所谓“顶尖高校”之间的竞争。香港高校这条“鲶鱼”进入内地教育市场这个鱼池,不仅能防止内地名校固步自封,而且有利于其发展......[全文]

 大量港客经过港澳码头游濠江
 内地与香港CEPA签约仪式
 内地推出“优质诚信香港游”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