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两岸心战60年:"台湾之音"见证两岸关系变迁(2)

2008年10月20日 10:25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1976年,金门空飘工作人员准备空飘至大陆的大米。



1959年,国民党“金门前线电台”的播音员正在播音。

  软性宣导的“靡靡之音”

  进入70年代,“央广”的播音也逐渐“软化”,并推出新式“武器”——邓丽君。

  在后来的电影《甜蜜蜜》中,邓丽君的歌声成为连接黎小军和李翘十年相遇、相爱、分开又重逢的线索。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现实中,邓丽君的歌声则在冰冷的对峙中连接海峡两岸。很多人从收音机里的“敌台”广播中听到她的歌声,尽管这个柔美动听的声音在当时被斥为“流毒”、“靡靡之音”,但这并不妨碍大陆民众对邓丽君的喜爱。当时甚至出现一句口头禅:“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老邓”指的是邓小平,而“小邓”则是邓丽君。

  鉴于这种软性宣导的良好效果,台湾“国防部”委托“央广”特别制作了“邓丽君时间”栏目,从周一到周六,每晚8点整播出25分钟,内容是邓丽君的相关新闻及她演唱的歌曲。这档节目通过“央广”的短波频率面向大陆播放,直至1995年邓丽君去世后才停播。

  在那一段时间,邓丽君几乎成为“央广”的代名词。很多人躲在棉被里收听被称为“敌台”的“央广”,为的就是“邓丽君时间”。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央广”的这档音乐节目带有政治意味——它受台“国防部”的委托制作,并一直受其掌控。邓丽君的歌声也确实为宣传战起到了不少作用。屡屡“立功”的邓丽君,甚至被台湾军方视为“台湾之宝”。

  一个有证可考的叛逃者是吴荣根。在保存至今的影像资料中可以看到,他到达台湾后即与邓丽君见面,并接受了邓丽君赠送的两张唱片。在两人一同参加的新闻发布会上,吴荣根“痛陈”大陆的“不自由”,他说:“在我们单位,大家都非常喜欢邓小姐的歌曲,但不允许听,磁带都要拿去消磁。”

  网友“云之南”也证实说,他还记得1980年左右偷听“敌台”时,听到一位叛逃台湾的解放军飞行员对记者说,他非常喜欢邓丽君的歌。在欢迎他的晚会上,飞行员还和邓丽君合唱了一首《小城故事》。

  被“扁化”的“台独之音”

  80年代末,蒋经国在他最后的日子里,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两岸关系逐渐解冻,“央广”也发生转型、改制。

  翻开“央广”1994年对大陆广播的节目单,尽管“渔业气象”等服务性节目和“为你歌唱”等娱乐性节目不在少数,但带有心战色彩的新闻评论性节目仍然占据半壁江山。每天早晨7点40分,是宣传“国家统一纲领”节目的播出时间;8点15分和13点30分,先后播出两次“对共军官兵谈话”节目,每次10分钟;晚上则播出“中共历史档案”、“中国左祸”等批评大陆、丑化共产党的节目。

  与之对应的,“央广”的对大陆广播还开设有吹嘘台湾“民主”的节目,如每天晚上19点50分和凌晨3点30分播出两次的“民主之路”,以及19点40分和21点30分播出的“台湾经验”。

  2000年民进党上台不久,陈水扁主张“一边一国”。“央广”也成为鼓吹这一新“台独”政策的基地。

  针对这一变化,已经收听了近10年“央广”广播的网友“田水月”在博客上撰文说,他在2000年听节目时,听到的台呼是“台北国际之声”,当时有关绿色的节目比较少,带有绿色思维的主持人非常少。当被听众问到“是不是中国人”的问题时,绝大多数主持人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但是,陈水扁上台后,“央广”为了响应陈水扁的指示,台呼由“台北国际之声”更名为“来自台湾的声音”,开始变成所谓“台湾的发声筒”。2004年陈水扁连任,大量绿色媒体人进入“央广”高层。为了感谢陈水扁的提拔,台呼再次修改,将“来自台湾的声音”改为现在的“台湾之音”。“田水月”认为,这种台呼“似乎有一种‘中国之声’、‘美国之音’、‘德国之声’等主权国家电台的意思,实际上是将‘中华民国’的‘中央广播电台’向‘台湾共和国’的‘中央广播电台’转变和迈进,是民进党在广播界的‘台独’动作。”

  时至今日,在“台湾之音”的节目单上,仍然能够发现陈水扁时期遗留的痕迹。在节目名称上,以“中国”和“台湾”区分两岸。在节目内容上,每周六7点至8点播出的“展望中国”,集中批评大陆的人权问题,并播出“禁书”;每天播出50分钟的“自由风”节目,则安排了鼓吹台湾“民主”的“民主放送站”单元。

  推动两岸交流的“台湾之音”

  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取代陈水扁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但“央广”并没有即时“转身”,而是继续被绿营把持了相当一段时间,节目也继续维持陈水扁任内的风格,全力打马,质疑两岸交流,与政策唱反调。有台湾媒体形容其“火辣程度简直跟亲绿的民视、三立谈话性节目差不多”。

  网友“田水月”说,他收听“央广”对大陆广播的“为人民服务”节目时发现,主持人在马英九上台后仍对他大肆谩骂,直接把马英九骂成“台湾特首”,对当局政策也是极尽批评。“田水月”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央广”对两岸关系的定调没有随政党更替而改变。比如在网络文字新闻稿中,对大陆到现在还称“中国”。

  黄四川是“央广”改制后第一任总台长。不久前,他为台湾《联合报》撰文,一针见血地点出“‘央广’彷佛成为‘扁家私营电台’”。他回忆说,电台的用人和节目取向皆以意识形态挂帅,诸如:规定不准提“中华民国国号”,不准使用沿用了七十多年的“中央广播电台”台呼,用人不问专业素养只问颜色等等。

  今年10月初,马英九终于出手,收回“央广”主导权,来自绿营的媒体人悉数请辞。“主事者应摒弃个人主观好恶,超越蓝绿与统独意识形态之争。”深谙台湾政治和媒体属性的黄四川评论道。

  黄四川此种表述,不禁让人回想起二三十年前的邓丽君。那时,她的歌声跨越了意识形态的阻隔,用音乐最先打开了两岸沟通的渠道。用曾在“央广”主持《你我好时光》,多次为大陆听众介绍邓丽君歌曲的吴瑞文的话说:“毫无疑问,邓丽君是海峡两岸‘从敌对到沟通再到了解’嬗变历程中最早、也是作用最大的润滑剂。”

  至于邓丽君背后蕴含的政治意味,其实大陆的普通听众没有考虑那么多,“我们只是喜欢邓丽君罢了。”的确,历经岁月洗礼留下来的,只是无线电波里那悦耳的音乐和甜美的歌声。

  一场没有硝烟的宣传战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雷文辉发自北京 天上真的可以掉下馅饼来,那是在四五十年前的厦门和金门,不过却是“糖衣炮弹”。当年,仅几公里宽的金厦海域两边,不时会有糖果、烟酒从空中落下来,或随海水冲上岸。与神秘礼物一起降临的,是一摞摞的政治传单。

  两岸对峙时期,蒋介石为了执行“反攻大陆”的政策,对大陆的“心战”攻势成了日常工作,主要手段包括广播、空飘与海飘。到了蒋经国主政台湾时代,循“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口号,宣传攻势更是愈演愈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官志雄】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