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台报:扁拼不出政绩拼“正名” 刺激对立要选票
2007年02月13日 10: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台湾“中油”12日改名,陈水扁(左)与苏贞昌出席典礼。(图:香港《文汇报》)

  中新网2月13日电 陈水扁当局最近一连串的公营事业“正名”动作,引发了激烈争议与民意反弹。台湾《中国时报》社论批评,执政者这回铁了心,无视法令不计代价,硬是要做到底;这样一个无能、不守法、漠视民间疾苦的“政府”,宛如日益恶化的毒瘤,正不断在台湾社会散播仇恨制造冲突。

  评论认为,在选举考虑下,民进党当局已经决定不理会美国的反对,仿效“终统”时硬拗到底的作法,继续搞所谓的“正名”运动。扁当局上台快7年,台湾节节退步,政绩一塌糊涂,没一样拿得出手,现在快选举了,要端什么菜上台面?想来想去,只有回头玩起意识形态的老把戏,对公营事业作出“去中国化”的形式动作,自吹自擂为执政成绩。

  评论说,当局之所以这么猴急地硬干,除了上述“拚”政绩之外,另一个原因则是刺激对立。把象征性的机构“去中国化”,一方面可以满足深绿民众的期待,一方面又可以刺激深蓝民众,制造族群的对立。蓝营一反弹,再立刻扣上“中共同路人”的红帽子,激起统“独”对立与族群猜忌,让涣散的“本土”选票再度集结在陈水扁的指挥下。

  文章指出,这只是扁政权激化统“独”对立的开始,光是所谓的“正名”,恐怕就不会仅止于目前这几家公营事业。接下来,不排除会有更大规模的“去中国化”动作。这种以僵化意识形态为武器,以唯我独尊、滥行抹黑、煽动民众情绪为手段,不惜扭曲体制践踏法令的政权,和昔日的法西斯政权有何不同?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