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尔冬升的自律与“出轨”(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中国新闻周刊:尔冬升的自律与“出轨”(3)

2010年07月08日 16: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审片制度改革在路上

  像《新宿事件》一样无奈地被审片制度阻挡在外的港台影片并不是少数。

  1998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在香港和曼谷取景拍摄,而实际上,他最早是要在北京拍摄这部描述他记忆中大陆的影片。要在大陆立项拍片,剧本必须先通过电影局的审查。为此,自《阿飞正传》后就不写剧本的王家卫专门写了一个名为《北京的夏天》的剧本;而有关部门却始终没有给出肯定或否定的意见,他只好放弃在大陆拍摄的想法。

  陈可辛《甜蜜蜜》的原剧本中也曾有很长一段大陆的部分,剧本也在上交后,同样没有得到肯定或否定的答复,而没能拍摄。《宋氏三姐妹》拍完后,被压了三年多,最后改过标题,戏也做了重大删改后方得以上映。

  在很多人看来,21世纪之后的审查环境正在逐渐变好。据北京新影联影业公司副总经理高军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目前送审的通过率基本上接近100%”。而最近宁浩新片《无人区》的被禁传闻还是闹得沸沸扬扬。广电总局审片委员会成员赵葆华批评这部由中影集团投资的影片“绝大多数是负面人物”,该片的上映档期也一改再改,虽然是否被禁仍无法得到确认,但中影方面承认“为了避免损失,影片正在修改中”。

  送审高通过率的确有审查尺度放宽的原因,但也因为投资方们都学“乖”了许多,“送审是经验的累积,”比如高军的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公司一般只做《叶问2》这样的主流商业电影,“既不触犯意识形态,也不会去碰一些过于主旋律的英雄模范或重大历史题材”。

  导演们也纷纷在审查和市场环境中混出了经验。在冯小刚开始做《甲方乙方》贺岁片之前,与其有关的《一地鸡毛》《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等四部作品连续被毙,“哪种题材既能赢得市场也能获得通过,他也是后来才学会的。”高军说。

  很多引进影片必须“稍作修改”才能进入大陆,但很多导演并不愿意修改自己的片子。“比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中国审查机构建议他把奥斯维辛集中营2000多名犹太战俘赤身裸体的镜头拿掉,而他坚决拒绝。”高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也直接导致了这部举世经典作品无法与大陆观众见面。

  从2004年起,有关部门开始研究推出《电影促进法》。从“条例”上升到立法,相关规定将会更加细致和清晰,很多人希望它能成为电影审查公开化和制度化的开端。然而,最近一次传出《电影促进法》相关消息的时间,是去年年初。

  5月10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电影全面实行“一备二审制”的公告》,规定电影的立项和初审都交给省级广电部门负责,吉林、广东等6个地方还拥有部分影片的终审权。高军认为这一制度“相当利好”,“实际上电影管理体制从高度集权变成了分权制,降低了地方影片的审查成本和时间,沟通起来也更容易。”该条例已于7月1日开始实施。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