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娱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国产惊悚,渺茫的期待

2007年01月29日 15:30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在阿甘看来,内地恐怖片是“没有未来的”

  ★ 文/孙冉

  这些年,内地的导演们在试图找到打开国内恐怖/惊悚类型片的钥匙。比如非著名导演阿甘,从1999年至今,这个纯粹的商业片制造者连续把4部恐怖类型影片塞入影院,虽然每每都被骂得体无完肤,但至少票房不错。

  好的是,阿甘并不掩饰这一切,他比任何影评人都更为旗帜鲜明地把以上4部影片划为垃圾。而那些垃圾之所以能赚钱,“是因为下手早”,而且他认为,那些都不算是恐怖片。

  “现在根本没有所谓中国式的恐怖片。”他说,但有一流的恐怖片观众,他们早就被世界上各种恐怖片培养成熟了,随时准备了一把尺子衡量所有恐怖片,当然也包括中国的。在这个标尺下,如果有导演一定试着要打“恐怖片”这张牌,结果肯定是被骂。

  2005年,“海归”张秉坚也制作了国内首部“心理悬疑”电影《窒息》,主演请来葛优。但这部片子除了在人物造型与影片风格上留下些许新意,余者乏善可陈,票房也差强人意。反而电影在海外的反响好于国内,许多外国片商感兴趣,并有翻拍的打算,看中的原因是,很少见中国这种叙事方式的类型电影。

  阿甘悲观地认为,内地恐怖片是没有未来的。“那不是受鼓励的片种,所以不可能有发展趋势,前景一片黯淡”。

  阿甘这番悲观的评价背后,是内地电影制作者面对没有电影分级制度的无奈。“不能出现超自然的事情”“不能出现过于暴力和血腥的镜头”等等规定,使中国导演难以制作以视觉恐怖为主要刺激手段的恐怖电影;以灵异鬼怪为主要内容的故事,虽在民间广为流传,但要把它搬上中国银幕,也是免谈。

  于是,国产恐怖/惊悚电影往往以讲故事为主,靠明星演绎,最终将超出自然现象范围的镜头解释为主人公精神有问题。

  而一旦这种类型的电影中出现罪犯,自然就少不了警察。有关部门会对增加了警察角色的影片进行特别备案,各方领导也会对警察的正面形象塑造多加要求。其中包括一条众所周知的剧情——好警察肯定要战胜坏罪犯。也因此,阿甘在他的4部惊悚片中,都巧妙地避开了警察。

  他认为,这些限制是此类型电影无法良性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他多年尝试就是,“给搞电影的趟了条路”。但他也触到了底线——在《天黑请闭眼》审查中,被毫不留情地删去了两个耗费50万元17天打造的血腥镜头。

  “你想拍成一种东西,但又不能拍,这样出来的东西难免会别别扭扭,还顾左右而言它,这样还不如不做”。对恐怖片环境的失望,使阿甘转而开始拍喜剧电影,《大电影之数百亿》上映两周票房已过2000万元。虽然喜剧片要比惊悚电影难拍许多,但至少不会受到那么多制约。他评价说,“在这里,制造欢笑有人鼓掌,而制造血腥一定会被修理。”

  而张秉坚还在坚持,《窒息》之后的3年里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剧本,继续拍摄惊悚电影。他认为没有一种艺术创作是自由的,限制不能作为一种逃避借口。

  如果有好的本子,李少红也不排除,会继续尝试与《门》类似的影片。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认为,即使一两部好的类型片暂时也不会改变国内同类型片的走势。而一部片子的成功,之后往往会引起其他导演跟风,一些姊妹篇和续集跟风,虽然这都是初级阶段的影响,但类型片电影就是这么成熟起来的。遗憾的是,国内的类型片尚未有过这样的经历而走向成熟。 ★


 
编辑:张哉麟】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