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中国农业凸显“人才荒” 年轻人只愿外出打工(3)

2012年03月27日 10:25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如何壮大新型农民群体

  南京浦口区大林村,农业大户解祥去年曾开出月薪5500元、包吃住、办保险等条件,招聘多名高效设施大棚蔬菜的管理人员。解祥要求应聘者懂技术,有高效设施农业的田间管理经验,能随时解决种植期出现的各种问题。然而半年过去,只招到一名符合条件的“田管家”。

  记者调研发现,和解祥一样招不到实用人才的农业大户不在少数。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群体成长较慢,亟待壮大。

  加强培训,让更多农民提高技能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这让广大农业工作者和农民深受鼓舞。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王守聪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加大各类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还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这为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奠定了政策基础。

  去年底出台的《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也确定,“十二五”期间农民教育培训要覆盖全国所有乡村,围绕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亿人次,使每个受训农民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对此,王守聪表示,应把能否满足农民实际需求,能否激发农民学习热情,能否赢得农民喜爱,能否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作为衡量农民教育培训质量的标准。

  黑龙江省农科院副研究员张国民说,现在农民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新品种选择、新技术应用、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培训形式以讲课为主,虽然可以将农民集中起来,提高农民受益范围,但由于不同农民对农业培训的需求不一样,接受能力也不相同,培训效果参差不齐。

  张国民认为,农民愿意接受一些实用性技术,特别是那些应用之后能够马上见效的培训内容,因此可多采用示范带动的方式,激发农民的学习、培训兴趣。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江苏省仪征市现代农业园区内,农业部门和科研院所定点挂钩培训一批“园主”,进而向农民推广技术,形成了农民主动要求学技术的局面。黑龙江则在多地建起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展示多种新技术和新品种,农民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学习,也取得了不错效果。

  专家指出,当前,农业科研院所条件不足,无法对农民进行大范围培训和科技推广。应重点培训种粮大户、农民技术员、合作社带头人等,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扩大培训效果。基层干部和农业大户还建议,应将农业科技培训纳入制度规范,通过一定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地方农技部门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科技培训和人才成长。

  吸引人才,为新型农民拓宽来源

  南京高淳县武家嘴村支部书记武继军说,武家嘴农业科技园大专以上的技术人员不过10来人,人才缺口有50~100人,这两年有十几名大学生来村里任职,其中5个人还是学农的高材生,但都难以安心扎下根来。

  基层干部和农业工作者普遍反映,要将更多人才吸引到农业上来,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更多扶持,营造一个相对灵活、适当倾斜的农业人才留用机制,在相关配套措施上为他们创造安心工作的环境。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农业资源比较紧缺,确实应该有不断提高素质的生产经营者来管理。农业部正准备和有关部门配合,引导鼓励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通过“特岗计划”等方式鼓励他们从事农业工作。

  多位合作社负责人向记者建议,政府可以设立引进农业人才的专项资金,吸引学习能力强、市场经验丰富的农民工返乡务农创业,并探索以合作社为试点,参考大学生村官、支援西部大学生的政策,对支援合作社建设的农业专业人才给予“倾斜”。

  山东郓城县农业局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董成江等人则认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有一套完善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应从税收优惠、融资担保、规费减免、风险保障等方面出台系统完善的政策,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务农环境,让农民创业更轻松。”董成江说。

  另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基层农业工作者建议,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设施,提高农村公共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的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农业人才在乡镇地区生活上的困难,使他们真正扎根于农村和农业。

  提高效益,使新型农民蓬勃成长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马启智认为,要想新型农民在农村不断涌现,首先应该转变观念,让农民成为人人认可的光荣职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民”成了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至今没有多少人想去当农民。应该让大家特别是农村年轻人看到,从事农业是有前途的,在农村大有可为。

  山东省定陶县农业局局长张庭吉说,从根本上讲,只有从事农业的收入达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壮大人才。所以,应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农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务农的人均收益。

  张庭吉认为,新型农民群体的壮大,首先需要政府在培训农民和吸引人才方面下工夫,还需要政府通过鼓励农业发展,增加务农收益,提高农民自身学习相关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定陶县杜堂乡中远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立反映,虽然合作社为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合作社的进一步壮大却面临瓶颈。他说,今年打算将蔬菜种植基地扩大到500亩,同时建一个采摘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需要投入300万元,但这笔资金却让他头疼不已。

  记者了解到,目前这家蔬菜合作社已经投资1000多万元,但这些“投资”在银行、农信社那里得不到认可,不被算作贷款抵押物,“因为合作社只有承包经营权并没有产权”。

  张庭吉建议,应当加快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打破“城市居民房屋可抵押、农民房屋不能抵押”的现状。杨立建议,合作社的厂房设备、大棚也应被算作抵押物,同时在农业合作社银行贷款利率、贷款额度上给予优惠扶持,以解决合作社贷款难问题。

  一些合作社负责人还建议,逐步引导商业保险为农业专业合作社设保,解决合作社发展的后顾之忧。“当初建大棚时,我问过好几家商业保险公司,都不愿为蔬菜大棚投保。”杨立说,如果投资的风险再小一点,会有更多农民愿意加入现代农业的行列,成为新型农民。

    培育新型农民求解“三农”两难

  “三农”问题近年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不仅确立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而且连续九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具体措施,使农业农村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面貌加快改善,“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

  不过由于我国“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在逐渐缓解了一个阶段的难题之后,新一阶段的难题又开始凸现出来。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前不久发表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一文中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主要是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一些地方农忙季节缺人手问题越来越突出、务农劳动力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农业兼业化副业化越来越普遍。“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日益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现在,我国的农民工已经超过了2亿,这2亿人从农村进入城市,离开农业从事二、三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他们自己,也从这一过程中受益颇多,最直接的就是,如今在农民的收入构成中,务工收入已经超过40%。不过,从农业发展来看,农村劳动力外流带来的影响则要复杂得多。一方面,2亿农民工就意味着2亿劳动力从农业这个产业流出,而且流出的劳动力是在文化、技能、视野上占优势的农民,这导致务农群体的整体素质处于不断下降之中,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务农人数的减少又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前提,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也为新型农民的发育和壮大提供了空间。于是,我们在看待“农民进城”这个问题上,显得有些左右为难。

  这样的两难在当前“三农”工作中时常要面对,比如资本下乡。有人说,既然务农的劳动力成了问题,为何不鼓励城市资本、工商资本直接参与农业的生产经营,以资本的强势聚拢资源、发展生产,既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难题,又快速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单从农业发展的角度看,这不失为一计良策。但从“三农”全局看,我们还须谨慎对待。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曾明确表示,我们鼓励工商资本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服务,鼓励开展农产品的加工营销,鼓励开发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没有能力开发的闲置资源,但不鼓励工商资本长时间大规模地直接参与农业经营。一些地方的实践也表明,一些工商资本下乡之后,在解决农业效率问题的同时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

  此外,如何兼顾粮食安全与农民收益,其中也有两难的意味。粮食安全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时刻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而对农民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收益。政府希望农民对每一块土地都精心耕种,精心呵护,努力尝试每一种能够提高产量的技术和方法。农民则有自己行事的逻辑,不少人让土地撂荒进入城市打工,或者把能种两季粮食的田地改种一季,腾出时间投入报酬更高的行业。显然,这些行为有助于农民增收,但不利于粮食等农产品的生产。近年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取消农业税、补贴农业生产、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等等,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这个两难问题,但仍需要寻求根本的解决办法。

  怎么办?仿佛“三农”问题全都纠结在一起,无处着手。其实不是,培育新型农民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当下,农业本身正迎来发展机会。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预言,投资农业,“钱景”无限。在国内,一些IT巨头也纷纷把目光投向农业:网易CEO丁磊计划投资3亿元养猪,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决定租赁5000亩土地种大米……当然,他们所从事的农业是用现代种养技术、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包装过的农业,他们的产品是生态猪、有机米,与人们对安全食品的巨大需求直接对接,展现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不过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这种现代农业生产他们难以开展或者参与,不仅由于资金的限制,更由于他们自身能力的局限。这凸现了培育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较强的新型农民的重要性,也为解决“三农”两难问题带来启发——在现代农业大发展的契机中,新型农民完全可以获取高收益。因此,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扶持新型农民,不仅可以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避免资本下乡带来的风险,也为实现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带来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对新型农民的理解不能简单化,不能把培育新型农民简单等同于推进规模经营。在当前,应重点培养生产经营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和农村发展带头人,特别是着力培养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种养大户、农机能手、动物防疫员、大学生村官等主体,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充足和丰富的人才保障。(专题策划:高远至 记者 魏圣曜 管建涛 陈刚)

【编辑:李建宗】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