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珠三角9市政府负责人畅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珠三角9市政府负责人畅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20年01月16日 18:50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珠三角9市政府负责人畅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 索有为 摄

  中新网广州1月16日电 (记者 索有为 程景伟)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6日举行第二场记者会,广东省大湾区办负责人,珠三角9市市长或分管副市长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下称“大湾区”)建设等内容回答记者提问。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邓鸿主持记者会。

  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曹达华称,自从大湾区启动以来,广东省已制定推进大湾区建设的若干措施,配合好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际铁路、产业体系规划等系列专项规划,以立体的、全方位的政策文件配套来贯彻构建整个湾区建设体系。目前,粤港澳三地的要素流动便利水平明显提升。广东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大力推动三地的规则衔接,境外高端人才、急需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也得到了全面的落实。跨境支付汇兑的时间缩短在5分钟以内,对港澳原产食品实施直通放行模式,与香港的“跨境一锁”便利货车跨境通关模式在大湾区内地9市全面实施。

  曹达华介绍,广东与港澳合作新建10家联合实验室,也支持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广东财政科技计划项目,实现省、市科研项目财政资金跨境拨付超过1亿元。此外,大湾区内联外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健全、便利港澳居民到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明显。

  广州市常务副市长陈志英表示,协同发展是大湾区规划发展的核心要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大湾区发展核心引擎的重要使命和职责。过去一年,广州巩固提升了与港澳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在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方面,广州积极推动一批国际银行的分支机构、中外合资的股权投资基金的落户,争取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以及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加快建设国际人工智能的价值创新园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在制度衔接方面,推出了证照分离2.0版本的改革,还有一口受理、50证联办、粤港跨境货站、国际营商通等一批标志性突破性的改革,开通粤港澳电商直通车。

  珠海市市长姚奕生称,新一轮的珠澳合作更多的是要把横琴开发这篇文章做好,使得横琴到澳门的人可以比较便捷、方便来往,横琴与澳门将成立一个共商共建共管的新机构,现在已经有初步的方案。

  “横琴开发珠澳合作主要不是搞房地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搞个办公楼、写字楼,主要是要使澳门产业多元。”姚奕生说,“我们主要聚焦澳门的高新技术企业将来在横琴落地,更多地着眼考虑在横琴合作做的事情是惠及民众的,使得澳门青年以后的就业有空间、有舞台;不仅仅是少数人、少数企业有收获感,更要着眼于港澳和内地的居民有收获感。”

  肇庆市市长吕玉印称,作为湾区的城市之一,肇庆具有承接中心城市产业外溢的重大优势,在大湾区9个城市当中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肇庆将错位发展,发挥好农业优势,推进农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发展。目前肇庆正在全力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筹建大湾区农产品检验监测中心,从而推动肇庆优质农产品高效高质进入大湾区的市场。同时我们也发挥肇庆作为整个大湾区连接大西南各省的重要通道的区位,积极打造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地,以此为核心来带动全市农业加快产业化、规模化、集聚化的发展,从而打造高标准的“菜篮子”和中央厨房,为大湾区提供品质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的绿色农产品。

  “深圳和香港毗邻,有长期密切合作的历史,深圳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深港合作的历史,深圳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也得益于香港的支持和帮助。”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说,在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深圳会进一步加强和香港的合作,既包括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硬联通,也包括在规则衔接上的软联通,促进在经济、科技、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合作。深圳还将推进深港创新合作区和深港口岸经济带等两地合作的平台建设,通过和香港的互利合作,能够更好地抓住大湾区建设的机遇,打造深港作为大湾区的重要发展极,成为大湾区最具活力的、最有带动力的一个极点,也让大湾区建设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两地民众。

  江门市市长刘毅称,江门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大概有400多万人,其中在香港、澳门的占了1/3左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江门目前正做强“少年中国说”品牌,有效传播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少年中国说”活动去年7月1日走进澳门,共有四五百人参加。两年一届的世界江门青年大会在海外举行都有超过1000个海外嘉宾自费参加,去年广东省华侨华人大会分会场在江门举行,吸引8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海外侨胞参加,江门将打造其为一个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他还透露,江门正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级的华侨文化保护实验区。(完)

【编辑:陈海峰】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