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包袱铺 打造“80后传统文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嘻哈”包袱铺 打造“80后传统文化”
2009年01月19日 16:1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年元旦直到前天,农历廿二的“封箱演出”,位于鼓楼西大街的广茗阁每天都吸引着数百人到这里来听相声。与德云社、周末相声俱乐部不同的是,在这里演出的团队是一群20多岁的“非主流”演员。他们给自己的队伍取名为“嘻哈”包袱铺。

  “我们每天220张票全部卖光,而观众绝大部分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这家班社的负责人之一、23岁的高晓攀说,他们能够痛快“嘻哈”的根本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京城“80后”热爱传统艺术,并且在寻求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传统文化。

  实际上,包括高晓攀在内,这支相声队伍中许多年轻人都属于京城一个由“80后”组成的“圈子”:北京传统文化圈。他们喜爱北京的传统文化、传承北京的传统文化、推动北京的传统文化。

  尽管这个号称有千人的圈子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正式的组织,但无论“80后”相声、“爆肚张”开业还是“文玩”展览……这些传统玩意儿“新生”的背后都有这个圈子的推动,并形成一个又一个的“传统文化经济”热点。

  -“封箱”票

  有人翻倍“炒”

  坐落在鼓楼西大街的广茗阁是一家老式的北京茶楼。农历廿二下午2点,距离演出还有一个小时,楼前的小院里已经站满了一群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是赶着来看封箱演出的。

  院子的东侧有一个面积大约5平方米的售票小屋,小屋的上方灯箱上打着五个大字:嘻哈包袱铺。青砖外墙上满是卡通涂鸦:“切·格瓦拉说着‘加油’”;“两个心形鬼脸说着‘最爱超超’”……而在这个屋子里,还养着一些“古怪”的宠物:鬣蜥、小蛇……

  “我是从丰台过来的”,大学生小王说自己是听同学推荐,知道了有这样一个声称专说“80后”相声的,“我就是想来听听‘80后’相声是什么样子的”。而另一位女大学生则觉得以前听刘宝瑞、听马季、听德云社固然逗乐,但是总觉得与自己有点远,少了自己这个年代的特征。这位女学生则是从网友的评论中知道这么一个演出团队的。

  实际上,从元旦开始到腊月廿二,“嘻哈包袱铺”的演出每天都客满,而由此媒体和网络上的报道、评论层出不穷。

  而与传统演出团体不大相同的是,无论QQ群还是大型网站的论坛、MSN、飞信等各种现代网络资源都成了他们的宣传阵地和订票阵地。而网上一些“黄牛党”甚至把票价翻倍地炒。

  -“80后”相声:

  “80后”的“恶搞”加感悟

  “嘻哈”的演出中,绝大多数的演员都是草根“80后”,甚至有的还在念书。尽管有的人拜过师傅,但他们并不完全靠吃“开口饭”过活。演出的节目基本都是传统活,不过在每段相声里会添加很多符合“80后”年代特征的笑料或者词汇,例如打CS、打酱油、雷人等等。

  “传统活只是我们平常表演的一部分,我们更多时间会去做自己编的段子和有点儿恶搞的相声剧”。23岁的高晓攀,“嘻哈”的主演和创办者之一,认为他们的“80后”相声根基在传统,而“80后”则既是一种内容又是一种灵魂。

  他曾经编了一出名为《新白娘子传奇》的相声剧,最后的“底”便体现出了他们的这样一种理念:“白素贞压在哪了”,“西直门桥下。西直门怎么堵的车啊,就是因为白素贞被压在那了”,“后来怎么逃出来的”,“‘越狱’!”

  除了“恶搞”以外,在他们的相声里还会有意识地渗透出“80后”的时代感悟。在《有相有声》这出相声剧中,高晓攀是这样结尾的:“一天被人欺负,两天被人欺负,你就永远被人欺负。你的道德会被人践踏,你的心灵会被人践踏,你的理想会被人践踏……我知道我说的话会是屁话,我知道我会打入十八层地狱,我也知道我会凤凰涅槃,有相有声下台鞠躬”。

  “每演到这儿,台下就一片掌声,尽管它并不可乐”,高晓攀说这段话就是自己对过去生活经历和创业经历的一种认识和回味。

  -老辈压,小辈拥

  促成“嘻哈”创业

  高晓攀,23岁,保定人,从16岁中国戏曲学院相声大专班毕业以后,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北漂生活。他曾经做过三天的油漆工、两个月的市场导购,直到现在他还干着一份“婚礼主持人”的工作。最困难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个礼拜只吃三个馒头的经历。不过,他始终坚持着在一些剧场、茶楼跟别人说相声。

  其实,高晓攀在2004年便组织了一个名为北京相声青年剧团的演出团队。不过,那个时候除了他一个青年以外,余者都是中老年的前辈。尽管票房不错,但2005年他就离开了。用高晓攀的话说,那些前辈们看不上自己,自己又不懂人情世故,“你一个小孩凭什么负责啊,他们能把我说得要多坏就有多坏”。

  之后的高晓攀继续“漂”着生活,一边忍受行里前辈的排挤,一边四处找地方演出。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80后”的年轻人,无论观众还是演员,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对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认识,而且大家能够凑起来平等地交流沟通,说说节目。

  去年5月,由于一家剧场不再和自己参与的演出团队续约合作,面临无处可演的高晓攀又想起了“创业”。他和一位朋友、曾经是独立摄影师的老孟一商量,就打年轻牌,把目标受众定位在“80后”的年轻人。

  24岁的老孟本职是一位独立摄影师,也是一位酷爱老玩意儿的北京人。他说之所以要打“80后”牌,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年北京的传统文化市场培养了大量“80后”观众,但是又缺少专门为他们打造的节目和演出团队,“我们都是20来岁的年轻人,观众也20多岁的话,大家的认同感就会增强”。

  -线索提供/赵女士

  记者观察

  “80后传统文化圈”更注重翻新

  -“80后传统文化圈”

  推动北京传统新发展

  “嘻哈”包袱铺的走红既是高晓攀和老孟独立创业的必然,也是众多热爱北京传统文化的“80后”们一起推动起来的结果。从去年5月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了进来,无论是演出,还是宣传,包括网站的建设,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商量着办。

  韩硕就是其中一位。作为北京民俗协会最小的会员,25岁的他便已经被人冠之以“民俗专家”的称号了。而这位单弦票友和高晓攀、老孟都是很早之前因为演出就已经认识的。“其实,我们都是一个圈子里的”,韩硕说这个圈子就是专门由“80后”组成的“北京传统文化圈”。

  -“老辈遗留”和“外地融合”

  共同组成圈子

  韩硕平常穿着中式服装,手里揉着核桃,时不时地闻两下鼻烟。他说这些生活习惯以及爱好都是从姥爷那传留下来的,“我小时候都是隔辈带的,吃的喝的使的用的聊的看的,老人喜欢什么就都传给我了”。

  不过,和老人们在一起,韩硕只有听的份儿,没有言语的份儿,“人家说的我都没见过,怎么插嘴啊”。但是他却希望和更多人能够平等地交流,互相增长这方面的学问。而当他走向网络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像他这样的北京“80后”并不少,“我们逐渐地联系,搞活动,大家就走到一起了”。据他说,这个圈子里的“80后”包括了公务员、IT人、管理人员、艺术家、自由职业者等等。

  除了北京人,在这个圈子里还有相当多的外地青年。而他们的目的更多的是了解北京,让自己更好地融合在这里。小姚来自南方,曾是北京一所大学曲艺协会的会长。“我觉得通过了解北京的文化,能够更好地和北京同学融合,自己以后也能更好地适应这里的环境,更好地闯荡”。

  -“圈子”分门别类

  共推传统新发展

  “我们喜爱、传承和推动北京的传统文化”,韩硕说这个圈子不是一个固定的组织,“我们每去参与和推动一个传统玩意儿发展时基本上都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加上部分陌生人,等下次再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以前的陌生人就变成固定的老面孔,又会有陌生人加入……”韩硕说这个“圈子”至少要有千人了,而大家主要通过“老北京网”、QQ群等网络平台进行组织。“谁也没有见过这个圈子,但谁都知道这个圈子的存在”。

  而据小姚说“圈子”活动分成很多类别,有专门寻找北京吃食的,有专门挖掘北京传统文化的,还有记录北京胡同的。“我们每发现一个好的玩意儿,就会先去体验,再记录在本子上,最后发到网上,动员大家一起去推动”。

  实际上,因这个“圈子”的推动而重新被人们所熟识并带来经济效益的,除了传统艺术,还有诸如老字号“爆肚张”的爆肚、被尊称为“文玩”的“揉核桃”等等。

  “过去谁也没觉得手里揉的那核桃值钱,但是我们中有人就挖掘它的文化意义,在网上推动,现在一副好的核桃能上万”,韩硕说圈子里的哥们儿甚至推出了民间“文玩”展览。

  “现在传统东西只要亮出来就‘火’,而这个圈子更注重的是‘翻新’,我们有我们的认识”,韩硕说。

  满羿 赵婷婷 陈凯一

【编辑:张中江
    更多文化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