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香港中文大学开死亡讲座:这一夜,我们直面生死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2月05日 09: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在大雨的香港中文大学,媒体人梁文道和政治学教授周保松抢着为主讲者关子尹打伞。数百位撑着伞的观众还包括港中大校长沈祖尧,这是一场主题为“死亡的意义”的讲座。

  一个学生说,她没想到能够站在烟雨蒙蒙的山顶听到这样一场关于死亡的讲座,特别是在生活节奏快、物质追求强烈的香港。

  死亡非但不是生命的反面,而且是生的要素。正是由于“死亡”的约束,生命才变得有限,人生中的一切取舍、抉择才变得珍贵,只有这样的生命才值得珍惜,才有价值。

  上周五傍晚,香港下了一场大雨。雨最大的时候,却有一群人在户外聚会——在宛若古罗马斗兽场的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圆形广场,头发花白的教授站在广场中央,拿着略微被打湿的讲稿大声演讲;在他背后,两个中年人像顽皮的小男孩一样,争抢着为他撑伞。

  这两个中年人,一个是颇受欢迎的媒体人梁文道,一个是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教授周保松,而伞下的演讲者是港中大哲学系教授关子尹。在这个“盖楼都会避开4栋”的城市,他们要讨论的主题却直中禁忌的核心——死亡的意义。

  “我希望,用这次讲座,让年轻的学生们能够把死亡作为一个严肃的问题认真地思考,同时提供一个公共空间,运用理性共同来认真地探讨重大的社会和人生问题。”负责组织这次讲座的周保松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希望这种方式让人们看到大学教育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就是让学问走进学生的生命里。”

  在港中大,“生死教育”并不只存在于这场偶然的讲座。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所大学专门开设了通识课《死亡与不朽》,向学生正式而系统地讲解死亡问题。近20年来的每个学期,这门课都会带着学生“反思死亡”。

  在阴雨连绵的11月30日,现场被数百人和五颜六色的伞挤满了。港中大校长沈祖尧也站在其中,后来,他还特意给主办者周保松发了条短信:“我来过了,不打扰你们。”与其他迟到的学生一样,校长站在广场的最后一排,一边听着雨滴噼啪打在伞上的声音,一边听这场关于“死亡的意义”的讨论。

【编辑:丁文蕾】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