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2013年施政报告(全文)(7)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1月16日 14: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七)医疗

  理念

  157. 香港的医疗系统稳健可靠,医务人员优秀而专业,为市民提供优质而又可负担的医疗服务,成就骄人。

  158. 人口急剧老化,市民对医疗服务需求与日俱增。此外,个别疾病的患病率增加、医疗科技进步,以及市民期望医疗服务赶上科技的发展,均导致医疗成本上涨。我们必须从根本手改革,以确保医疗系统持续发展。

  公私营医疗双轨并行

  159. 我们应维持公私营医疗双轨并行,让公营医疗继续为市民提供安全网,而私营医疗则为有能力负担的市民提供更多选择。为确保公私营医疗均衡持续发展,我们应强化公营医疗系统,并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益,同时协助私营医疗服务发展,并改善监管制度。

  160. 公私营医疗界别协作,可推动良性竞争和合作,亦有助缩短公营系统的轮候时间。为善用公私营医疗资源,医管局会研究进一步外判服务的可行性。

  公营医疗系统

  161. 政府去年向医管局增拨约25亿元,使年度经常资助增加至404亿元。我们会继续投放资源,加强公营医疗系统及提升服务质素。医管局会在来年增加约150张急症病床。此外,正如我刚才提到,我们会增加130张康复病床,并研究把黄竹坑医院转型为包含疗养及护养元素的院舍。

  162. 医管局会进一步提升对危疾的诊断及治疗,并扩大药物名册所列药物的使用范围。医管局亦会优化专科门诊轮候名单的管理,让病患者可尽早取得所需服务及治疗。

  163. 刚建成的北大屿山医院将于今年分阶段投入服务,将军澳医院扩建工程及明爱医院第二期重建亦将分别于今年及明年完工。我们现正积极筹备兴建天水围医院,以及扩建与重建联合医院、广华医院及玛丽医院,又会兴建新的儿童专科卓越医疗中心,以确保医院设施能配合巿民的需要。我们会重新检视九龙区医疗设施的需求,如有需要,会加快发展在启德发展区内预留的医院用地。我们亦计划重建葵涌医院,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适切的照顾及支持。

  164. 医管局十分关注前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因应工作量增加及医生人手紧张的情况,医管局已采取一系列改善措施,帮助减低流失及挽留人才,包括增加晋升机会;增聘兼职医生;发放额外酬金及提升候召补偿定额酬金;加强抽血服务及文职工作支持等。在过去一年多,医管局共增加了294名副顾问医生,并聘用了250名兼职医生。医管局会继续与前线人员保持紧密沟通,研究可行方法,致力纾缓医护人员的流失情况,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士气,加强服务。

  165. 为确保情况严重的急症病人适时获得治理,公立医院急症室均已实施分流制度,按病人的临床情况分为5个类别。医管局处理危殆、危急和紧急个案的轮候时间现已达标。为改善半紧急和非紧急个案的轮候时间,医管局于去年增加急症室人手,参考海外护理模式加强急症室的护士职系及其他辅助人员的支持,又于流感季节增强医疗辅助服务等。医管局从今年首季开始,向医护人员提供特别超时津贴,以在繁忙时段增加诊症节数,进一步加强急症室服务。

  166. 医管局成立至今超过20年,一直提供获国际认可的高水平医疗服务。考虑到人口老化及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我们将成立督导委员会,全面检讨医管局的运作,探讨提高成本效益及服务质素的可行措施。

  监管私家医院

  167. 我们会采取必要措施支持医疗服务发展,包括批出土地兴建私家医院。我们亦已成立“私营医疗机构规管检讨督导委员会”,检讨本港私营医疗机构的规管架构,加强生署的监管角色,提升私营医疗机构的服务质素和透明度,并加强保障病人的权益。

  医护人力检讨

  168. 我们已成立督导委员会,就医护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进行策略性检讨。督导委员会在评估后,会就如何应付未来各医护专业的人手需求、加强专业培训,以及促进专业发展提出建议。我们预计在今年完成检讨,并跟进后续工作。

  中医中药

  169. 本届政府任命的“中医中药发展委员会”筹备小组,已为该委员会的职能及组成提出建议。我将于本月底成立“中医中药发展委员会”,集中研究政策措施,发展中医中药业,重点包括提升中医师专业水平及地位;加强促进中医药研发;鼓励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大中医中药在公营医疗系统的角色,以及设立中医住院服务等。

  医疗融资

  170. 在医保计划方面,我们已成立了工作小组和咨询小组,负责就推行计划提出具体建议,包括研究提供合理而又必要的财务诱因或公帑资助,例如以税务减免方式鼓励市民购买医疗保险,以配合推行计划。我们希望市民自愿参与受政府规管的医保计划,获得更物有所值的私营医疗服务。我们会在今年就医保计划提交建议,并咨询社会意见。

【编辑:丁文蕾】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