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王儒林:大同朔州忻州都存在比较严重腐败问题(3) 查看下一页

2014年11月21日 15:05 来源:山西日报 参与互动(0)

  (三)着力推动煤炭产业向“集约高效型”转变。从国内外经验看,粗放式增长和集约式增长是划分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的重要标志。前面说到,我们省煤矿多、小、散、低现象得到根本性改变,但是我们煤炭外延增长的特征仍然比较明显,成为煤炭经济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坚持向集约高效型转变,走产业集中度高、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高保障的现代化之路。一要全力抓好大企业、大集团建设。按照国家煤炭产业政策的要求,在国家规划我省的三个大型煤炭基地内,按照“一个矿区原则上由一个主体开发,一个主体可以开发多个矿区”的原则,在企业自愿、市场主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力度;在已有煤炭大集团整合重组基础上,突出动力煤、无烟煤、炼焦煤三大资源品牌优势,通过产业、产权、管理、文化等的深度融合,研究探索分基地、分煤种组建世界一流、国内引领的特大型煤炭集团公司。按照发展煤炭现代物流集团的要求,对晋能集团、山煤国际等现有物流企业植入运煤铁路、公路、港口、船队等资产进行重组再造,形成一体化的大型煤炭物流集团,增强山西煤炭市场话语权和竞争力。二要在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上下功夫。我省现在30万吨以下的矿井都已经关闭淘汰,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重组整合矿井还没有完成改造建设任务,甚至有的还在违法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煤炭市场,也是安全隐患。要对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按照矿井实际资源量和开采年限,对全省资源接近枯竭的矿井和90万吨以下机械化水平不高的矿井进行摸底,建立有序、自然、正常的矿井退出机制。要坚持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制定中长期产能退出规划,确定退出责任主体和时间表、分布图,通过矿业权二级市场推行落后产能市场化退出机制,对违法矿业权或长期占而不采的企业要依法强制退出,对关停重组的矿井要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企业转产、职工培训和再就业,妥善解决在职人员安置和离退休人员等问题。这一路上大家也感到,干部群众对这件事情高度关注,而且目前煤炭价格走低、经济下行,开展这项工作,尤其是解决人员出路、维护稳定难度很大,要稳妥推进。三要不断提升矿井的现代化水平。同煤塔山一号井为年产千万吨级矿井,只有1200人;而口泉沟10个矿井有4万多人,加上家属超过10万人,年产1800万吨。在效率和安全方面两相对比,差距非常明显。所以我们必须严格煤矿准入标准、建设标准和管理标准,加快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现代化矿井的步伐,进一步提高矿井装备的技术水平,推行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综采化开采,深化信息技术与煤炭产业的融合,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加强职工队伍业务素质和技能培训,变招工为招生,为现代化矿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建设这样规模的现代化矿井还有个产能问题、资源问题,怎么退、怎么建,并不是那么简单,但这是个方向。这条路非走不可,越早效果会越好。

  (四)着力推动煤炭产业向“延伸循环型”转变。延伸就是以煤炭为起点,往下游走,往终端产品走;循环就是以煤炭为中心,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多联产,做到对资源吃干榨尽。2013年全省煤炭产量达到9.62亿吨,比2007年增长了52%,与煤炭产量持续增长相比,我省煤炭产业综合性开发利用相对滞后,产业链条短、精加工比较欠缺、煤炭循环经济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发展过于依赖初级产品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煤炭的共生伴生资源利用程度也比较低,还没有真正实现单一资源开采向综合开发利用转变。我们要坚持走延伸循环发展之路,这是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有力的支撑。一要努力延伸煤炭产业链条。以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煤炭衍生产业和非煤能源,形成煤炭、电力、煤层气、煤化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元支撑的综合能源产业体系。要加快推进现代化大型煤电外送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晋北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延伸拓展特色煤化工产业,优化提升传统煤化工产业。这次调研中涉及到特色煤化工、传统煤化工、现代煤化工的诸多问题,但方向是立足省情、理性选择,市场导向、科技创新,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延伸拓展、优化提升。要加快推进煤层气产业基地建设,这件事对山西意义重大。要按照我省已有的规划,努力形成六大煤层气勘探开发基地,构建五大瓦斯抽采利用园区,力争在总产能和输气管线建设上有新突破。

  到2020年,全省地面煤层气总产能达到400亿立方米,管线总里程突破1.5万公里,气化人口基本实现全覆盖,使其成为我省建设全国综合能源基地的一大亮点。二要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我省产业结构以煤焦、电力、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体,各类工业废弃物排放量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必须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在做好煤炭生产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煤矸石、煤泥、瓦斯、煤层气和矿井水的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调研中我们看到同煤塔山工业园以塔山矿和同忻矿为龙头,构建了煤炭-电力-建材、煤炭-电力-化工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采煤企业和加工企业都实施清洁生产,园区内各个生产单元首尾相接、环环相扣,把传统产业链中的废弃物消化在循环链条中,最大限度降低了资源浪费和污染排放。我们要加大规划、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抓紧在全省推广,进一步形成以园区为重点,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循环网络体系,建立具有山西特色的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三要构建新的现代产业组织体系。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煤炭资源循环率作为我省煤炭产业转型的基本路径。我省已制定 《山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要充分发挥《条例》对我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规范和促进作用。要把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把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作为产业转型的主要载体,构建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的理念,依法促进各类企业向园区集中,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对工业园区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这个园区不是简单地把同质的企业归并在一起,而是建立循环的模式,互为产品,互为上下游。四要构建资源资产化、资本化、证券化运行机制。要构建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证券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要积极推进省级产权交易市场与国内外重要产权交易市场对接联网,促进企业跨区域并购重组,国有产权跨区域流转,加快资源型企业上市融资步伐,对已经上市的7家煤炭企业加大植入优质资产推进整体上市,提升煤炭产业延伸循环的发展和融资能力,推进煤炭延伸产业和循环产业快速崛起和壮大。

  (五)着力推动煤炭产业向“生态环保型”转变。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煤炭企业在资源环境问题上都必须肩负起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责任,坚决实现煤炭产业由环境破坏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刚性要求。一要严格实施 “三个同步”。今后我们省所有新建煤炭项目的环保设施必须与项目主体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产。二要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多年来,我省在采煤沉陷区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但欠账太多,治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刚才说到的大同南郊区、左云县等地方的沉陷区问题,在全省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有些地方甚至更严重。全省要加快推进采煤沉陷区移民搬迁安置,对严重破坏的居民住宅、受损较轻的居民住宅分别采取搬迁重建和维修加固方式治理。按照省里规划,到2020年基本解决采煤沉陷区受灾群众的安居问题,并力争提前。今后,采煤新造成的沉陷区问题要按照“谁生产谁负责、谁开采谁治理、谁损坏谁搬迁”的原则,把企业在开采中造成的采煤沉陷问题降到最低限度,把采煤沉陷的治理责任明确落实到煤炭生产企业和各级党委、政府。三要实施矿区生态修复。企业要制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因地制宜确定矿区生态修复目标,实施土地复垦、林地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修复、矿山生态公园等多模式修复,完善矿区废弃地调查和复垦规划工作,严格土地复垦标准,鼓励社会资金开展复垦,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并且纳入耕地占补平衡、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等等政策奖励范围,对新办矿业企业实行土地复垦费预存制度,加强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的系统研究和商业化推广。四要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解决煤炭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不能靠一事一议,必须要有制度化保障,要在煤炭资源税改革中考虑赋予煤炭资源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涵和功能,完善资源有偿使用、环境损害赔偿、环境污染责任制度。要探索推动煤炭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改革煤炭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反映资源完全成本。要利用转型综改试验区创新生态环境治理市场化体制,探索第三方治理模式,建立第三方监督与治理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责任追究。要引入市场化治理手段,实现矿区居民利益补偿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编辑:叶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