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刊文谈"中国精神":战胜金融危机的底气所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党报刊文谈"中国精神":战胜金融危机的底气所在
2009年07月29日 09:04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的肃杀,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受到危机严重影响。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国奋起抗御金融危机,成效举世瞩目。

  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9%,为全球最高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从世界第四升至第三。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1%,仍属全球最高经济增长率;国家统计局7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9%,呈现较为明显的向好之势,“保八”前景光明……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一路下滑成为鲜明对照。

  “中国最新经济数据鼓舞世界” ,“中国可能成为第一个走出金融危机的国家”,“中国成了世界经济‘新的发动机’”……面对中国的“强劲复苏”,国际社会从不同角度解读中国经济的强大生命力,由此评析“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但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动力亦即“中国道路”、 “中国模式”的精神内涵——“中国精神”,尚未引起足够关注。

  中国之所以能在危机袭来之际踔厉风发、逆势前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不仅在于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调和鼎鼐的能力、化危为机的魄力。

  这种精神,曾在抗击“5·12”特大地震中震撼世界;这种精神,曾在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大放异彩。在抗御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精神”再次展现强大威力。这是中国战胜危机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一)

  “中国精神”——这是高瞻远瞩、坚持不懈的历史主动性。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与其是否具有历史主动性密切相联。一旦丧失历史主动性,必然陷入历史迷局,在历史潮流中颠簸沉沦。

  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高度的历史主动性,是怎样深刻地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救亡图存的艰辛探索中,我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中国摆脱悲惨境遇,走向光明前途。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奋斗中,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占世界1/4人口的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深远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在“文化大革命”后“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毅然实行改革开放,踏上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新的伟大征程。既保持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始终如一地努力,又根据党和国家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就是高瞻远瞩、坚持不懈的历史主动性——它是主导中国前进的精神力量,是“中国精神”的核心。

  正是高度的历史主动性,使我们能够清醒认识、自觉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选择正确方向、坚持正确道路。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下,中国一直向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奋进,中华民族从未动摇实现伟大复兴的决心。新世纪伊始,我们党做出了“牢牢把握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判断,同时也一直告诫全党,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做到未雨绸缪。面对时代的风云变幻,中国始终保持深刻洞察力,坚定不移地致力于“中国道路”的谋篇布局,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正是高度的历史主动性,我们才有处变不乱、从容应对风险和挑战的智慧、力量。金融危机袭来,中国在暴风雨中表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金融体制和金融政策体系,实施全面金融监管,从而赢得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动地位,从机制上阻隔危机向国内传导,最大限度减弱危机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面对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果断作出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迅速实施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统一了全党全国思想和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只有具备历史的主动,才能具有现实的从容,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惧,将机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方针和长期战略没有改变,中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支撑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根基没有动摇。中国经济增长在各国继续处于前列,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积极因素。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