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2009年经济风云多变 历史拐点急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大公报:2009年经济风云多变 历史拐点急来
2009年01月05日 11: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网1月5日电 香港《大公报》5日发表社评认为,今年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及多变不容低估。更须注意的是,今年也将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尤其是美国正如三十年前的中国,要开展体制大改革来扭转颓势。这方面的发展比即期世界经济走向有更巨大及深远的意义。这对崛起中的中国又将带来新的考验及历史机遇,因此在“保八”外还要作更深层的应对战略探索及抉择。

  社评摘录如下:

  由前年开始的欧美金融风暴,至去年全面展开,从广度看已由美国的发源地,及欧美等世界金融经济核心地区伸延而波及全球,触发了一些新兴经济的危机,粉碎了预期的脱钩效应。从深度看,亦由2007年的金融体系调整,到去年开始影响实体经济,由单是信用紧缩发展至与经济收缩并行的双重灾难,特别是第四季出现了经济急冻迹象,如美国消费开支及日本出口等前所少见的下滑,令形势日趋严峻。

  显然,展望2009年前景亦不容乐观,无论信用紧缩及经济收缩等都将进一步发展及恶化,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料将同步陷入衰退,令全球的经济动力更弱。尤为严重者是,2009年可能出现金融及经济两大调整因恶性互动而加快,由此引发突变的机会更高,风险也更难于控制。由于这是个百年一遇的世纪风暴,而且影响十分全面:多个市场受损且遍及全球,因此今后的发展几无前例可供借镜。

  西方不少评论认为此次调整不会如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般严厉,主要原因之一是各国吸收了当年教训:不再采取宏调紧缩政策,而相反都大刀阔斧地刺激经济,除了大减息大注资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外,还出台了大规模的财政扩张政策,由政府直接推动消费及投资,但其效果仍难逆料。

  这样会否暂缓危机而造成假阳春的幻象,或减少深度而拉长复苏,或可冲开紧缩铁锁而加快复苏,或引致更危险的后果?欧美各国尤其美国所做的,乃人为的冲喜而不是解决根本问题:在经济总体负债过高而需要去杠杆化之时,却反而再扩大借贷水平,并把风险由分散于民间转向国家集中,如此下去会否由企业、家庭危机转为主权危机?在这方面冰岛便已开先例。如是则所谓汲取当年教训,只是走向另一绝路。

  上世纪大萧条,乃资本主义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引发的危机大爆发,但目前的危机,却是当资本主义已发展到更高阶段,金融资本不单全面主导产业资本,且商品市场的全球化及金融化达到空前高度,金融资本已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发展及膨胀,令经济的泡沫化达到空前水平,其无政府主义动力比当年多倍地扩大,因此其演化路径及结果亦将不同于大萧条。

  此外,有人又把美国与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起的L型衰退相比。目前美国的货币、财政扩张,的确正重走当年日本老路。但实际上美日情况有很多根本差异,包括当年日本:(一)出口带动型经济有欧美市场支撑。(二)储蓄率甚高,能支撑庞大财政扩张。(三)还处战后重兴及追赶欧美先进的发展上升期。与上述不同,美国早已债台高筑,正面对全球市场萎缩,而本国不少产业如汽车等已失竞争力。

  总之,今年形势的严峻及多变不容低估。更须注意的是,今年也将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尤其是美国正如三十年前的中国,要开展体制大改革来扭转颓势。这方面的发展,比即期世界经济走向有更巨大及深远的意义。这对崛起中的中国又将带来新的考验及历史机遇,因此在“保八”外还要作更深层的应对战略探索及抉择。

【编辑:官志雄
    更多海外华文报摘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