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性格如何养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投资性格如何养成?
2009年01月05日 17:41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只要你活在社会,就跟四周的人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千丝万缕的关系,会在我们潜意识中留下深深浅浅的影响,并造成不同的投资障碍。人的性格一般形成于家庭,父母的教养对某些投资性格的塑造影响深远。在不理想环境下成长的投资者,长大后多擅长于做淡;反而父母一向只盲目灌输乐观想法的孩子,也容易出现“永远买升”的心理,虽然情绪较快乐,但实质可能同样损失惨重。

  受父母投资性格潜移默化

  一般来说,愈是跟我们亲密的人,愈具影响力。家庭是一个人塑造性格的地点,毋庸置疑的是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亦是影响最大的。弗罗伊德的心理学派或其它学派都说明,女孩跟母亲、男孩跟父亲之间关系是带有罪恶感、焦虑、嫉妒及恐惧的复杂情感,这是基于女孩害怕让妈妈知道自己爱上爸爸,或是男孩怕爸爸知道自己对母亲的迷恋,会受到惩罚的阴影所笼罩。

  不少心理学家也认同这对日后成人的性格影响深远,只是到了青少年的阶段,由于遗忘了童年记忆,一般也很难清楚记得这曾发生过,不过很多证据显示长期恐惧的根源,往往是发生在出生至11岁的阶段。

  其实不少投资者的行为模式,也可以追溯到到幼年时期,大部分更与父母有关。儿童都会学习父母的态度,而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有助某些特殊投资性格的形成,这可以解释为何有些人彻底固执、不论市也要沽空或看涨。对于这种固执的行为,他们自己多不清楚源于何处,只知不断出现亏损。

  回顾过去股市的历史,股市的走势是一直上扬,不过你有否发现不论在什么时候,即使是大牛市,也有些人是永远唱淡,永远喜欢沽空?这些行为的出现通常反映父母的负面态度,也许更多的情况下,是出自单亲家庭的背景。基于单亲父母常面对许多困难,令子女不期然欠缺安全感。单亲父或母一般都讲求实际、性格变得较固执、严苛,这种性格也会传于下一代。孩子多缺乏童真而且不爱改变、较悲观,这些因素日后可能转化爱沽空的态度。不是说这样做完全不好,但一旦出现了极端情便会阻碍你的成功,以及令情绪不稳。

  永远淡友 常沽空挫败感强

  这些永远沽空者所采取的极端态度,带来的负面效应比单一次判决错误而引致的损失来得严重,他们不只在金钱上亏损,更进一步令人感到沮丧、挫败,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严重者甚至会衍生家庭问题。

  其实要辨别是否有这情况也非常容易,如果你过去几年的交易,有九成是做淡的,而且成效也不见得好,便可知道有这方面的问题。近20至30年,各地股市总体上是上扬,差不多赶绝了淡友,不过每年都还有不少生力军加入。要改变,最好的方法是维持一种正面的态度,更建议仔细地想想童年的经验,找出影响你态度与行为的某些关键因素。当然要实质地改变,还是有规律地评估自己投资的成绩,找出问题,找个人助你改正过来。

  永远好友 不懂止蚀(止亏)易损失

  有永远的淡友,也有永远好友,他们是天生的乐观派,当然比只爱沽空的快乐,但投资成绩可能一样悲惨。这一派的投资者小时候时时刻刻在接收乐观的想法,即使是失败也多被安慰说没什么大不了,该把眼光看远点。正面想法是好的,但盲目的乐观就无法分辨危险,甚至为失败找借口,结果带来重大亏损。不过要说明害怕沽空的,也不等如永远只做好。在正常的情况下,见到股市持续下跌,若果不愿意沽空的,至少也会把股票沽出,暂时离场观望。不过永远看涨的人却不是如此,他们不但不止蚀离场,还一直加码,认为自己买到平货。

  要改变这想法,可研究你父母的态度,可能从中略知一二,明白你那过分乐观的性格多遗传自他们。实际一点,最好先把止蚀后可能出现之效果纪录下来,再配合实质的股价走势,每个个案也仔细分析,你会发现在逆市下,止蚀了往往比只爱“沟淡”,以为自己买平货好得多,实际上,在不同的市况下,该用不同的投资策略。

  (摘自香港《明报》 作者:罗佩贞)

【编辑:官志雄
    更多海外华文报摘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