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一周楼市:“银十”多城楼市回暖 地方政策持续放宽(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11月01日 09: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一周楼市:“银十”多城楼市回暖地方政策持续放宽(2)

  10月30日 中国新闻网:房贷新政满月:多个城市楼市回暖 七折利率未现

  距离9月30日央行房贷新政发布已满一个月,首套房“认贷不认房”政策在不少银行落地执行,但备受购房者期待的七折利率并未现身,一线城市利率仅止步9折。

  尽管如此,房贷新政仍然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一剂强心针。进入10月,全国楼市普遍出现回暖迹象,其中北、上、广、深二手房市场明显反弹。同时,房企“抄底”拿地数量也渐增,土地市场随之升温。

  据融360平台《2014年中国房贷市场10月报告》显示,在23个重点城市近400家银行中,目前仅约3成银行落实央行新政,即执行首套房“认贷不认房”的认定标准。

  房贷新政中最受购房者关注度的“7折扣利率”,在房贷新政落地一个月后并未现身。中新网房产频道调查发现,截止10月29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大一线城市商业银行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多为9折,且均设置了缴纳保证金、抵押房产证、针对特定房源等优惠利率门槛,实际申请难度较大。

  而在杭州、南京、天津等二三线城市,商业银行首套房贷利率最低额甚至更高。多数最低利率在9—9.5折左右,部分仍保持基准利率。

  不过,全国房地产市场已呈现出普遍回暖势头。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对20个典型城市进行监测发现,10月前20天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约67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约12%。一线城市环比增幅较大,10月中旬成交量反弹明显。

  与此同时,之前几乎冻结的土地市场也暖风渐起,其中,一二线城市升温显著。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10月27日,一线城市土地成交22宗,平均成交楼面价每平米达到了9787.5元,成为近半年最高点。

  张大伟分析,房贷新政释放了大量需求,起码可以增加30%的可购房人群,这一政策的松绑效果相当于限购松绑影响的5倍以上。他预测,整体4季度依然会是量增价稳的市场形态。

  10月29日 中国新闻网:房产中介大战电商:二手房市场萎缩 转型中相互夺食

  日前,北京链家地产宣布,2014年11月1日起全面终止和搜房的合作,我爱我家、中原地产等也陆续跟进,表示考虑终止与搜房的部分合作。而早在今年6月,搜房网就曾因提高端口费,引发全国多地房产经纪公司联合抵制。

  对于终止合作的原因,业内人士分析,最重要的是,楼市由热转冷导致市场萎缩,中介和电商在“夺食”中业务相互渗透,正在从合作伙伴变身为竞争对手。

  事实上,今年以来,房地产中介和电商之间已发生多轮混战。3月,上海8家中介联合抵制安居客调价;6月初,链家地产、我爱我家、中原地产等5家北京中介对搜房端口费涨价提出抗议,并在全国多地蔓延开来;8月初,长春多家房产中介抱团反对58同城收费标准过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论是搜房等房产网站变相涨价,还是房产中介的不满,背后都是楼市降温下的营收压力。今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房地产成交下滑明显,二手房首当其冲。据媒体报道,今年上海等地不少房地产中介纷纷裁员、关店,北京21不动产也收缩门店应对市场调整。同时,也直接催生了部分“跑路”的房产中介。

  房产中介卖房困难重重,房产网站生意也大受影响。不仅广告收入缩减,往年赖以增长营收的端口涨价手段也随之失灵。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曾在6月初中介抵制搜房变相涨价时说,搜房的收费更多依赖于中介公司,但是在中介公司明显萧条的情况下,他们却这么暴利。

  楼市不景气,对于双方厮杀的影响远不止此。在营收下滑压力下,房产网站和房产中介都在寻求转型突围之路,利益争端日益凸显。链家、我爱我家等房地产中介,均已自建网络平台;而今年8月,董事长莫天全也曾表示,搜房将转型为“交易大平台”。

  不论是搜房的转型,还是“链家网”等房产中介网络平台的发展,都似乎在觊觎着对方的“奶酪”。这也被业内认为是此次链家等房地产中介,并不仅限于之前的“抗议”、“谈判”,而直接升级为与搜房“决裂”的主要原因。

  更能体现链家等房产中介和搜房等电商平台竞争关系的,莫过于链家地产董事长左晖在其微信朋友圈转发链家内部信时的一段话:“链家搜房网PK链家网,链家地产PK搜房经纪,很期待!”换言之,两者可能不是谁动了谁的奶酪,而是殊途同归。

【编辑:吕思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