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海归创业者:专利维权有困难(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8月24日 16:19 来源:上海侨报 参与互动(0)

  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

  赔偿上限100万不合理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专利保护措施相对发达国家比较薄弱。根据中国现行的《专利法》,“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成员马东晓认为,由于知识产权案件本身的复杂性,很难有标准的补偿标准,这使得侵权案件的赔偿额普遍偏低。“司法手段利用率较低,时间长、成本高、取证难是制约企业诉诸法律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主要因素。”马东晓说。

  厦门天聪智能软件有限公司是一家由留学归国人员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研发的一项智能声控技术被另一家公司侵权。面对侵权,总经理洪青阳无奈地表示,自己无力应对,“公司还没有大到有足够的实力去应对侵权案件,花巨大的精力打官司,所获赔偿却很少,这期间还可能失去已有的市场。”

  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窃取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十分隐蔽,一旦发生侵权案件,调查取证过程艰难异常。“你辛辛苦苦地搞研发,结果反被竞争对手用来占领市场,这样的营商环境谁不痛心?”韩德玮介绍,大行公司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研发,诉讼费则达到了约400万元,但不少被告公司输了官司就倒闭,而实际到账的赔偿金额仅40多万元。

  “在中国,我已经对很多侵权者提过诉讼。但公司投入太多资源,也耗去了我太多精力。国内地方保护主义屡见不鲜,赔偿金额偏低,过后继续侵权的更大有人在。为此,我也逐步将大行研发中心重新搬回美国。”韩德玮无奈地说。

  多年国外工作的经历让韩德玮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而腾起信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华源科技协会长会长曾毅敏告诉记者,曾经也因为担心知识产权得不到有力保护,差点放弃了回国创业的机会。

  早在2002年,曾毅敏就在美国创立了Protego Network技术公司并任CEO,当年产值就达到1200万美元。“10年前我曾经考虑过回国设立公司,除了当时国内数据中心产业的环境不成熟以外,知识产权也是一个很大的困扰。”

  后来,Protego Network被一家美国著名网路系统设备企业并购,曾毅敏于2007年回国创办了腾起信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主要提供云计算与数据中心监控管理软件和服务。“那时觉得回国的时机成熟了。在美国接待国内的政府团体时,从与他们的交谈中我知道,不管从政策上还是意识上,整个中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所以即便仍对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所担忧,但与国内潜力巨大的市场相比,我还是选择回来。”曾毅敏对记者说。

  曾毅敏告诉记者,腾起目前的两项软件技术专利都是在美国申请的。她介绍,美国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填写材料时会有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团队严格按照法律,帮助起草和修改。一旦企业专利被认定侵权,并进入司法程序,赔偿金额是不设上限的。

  创办至今,腾起在国内还没有遇过知识产权被侵权的情况,公司为保护知识产权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我们的软件代码机器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自主研发的软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COPY出来。存放机器的机房,有很严格的保护,而在美国的时候,就不需要做得那么严密。”曾毅敏认为,对于高新企业而言,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如果辛苦研发的专利技术得不到有力保护,再好的政策也会让海外人才望而却步。

  曾毅敏坦言,国内对于知识产权的理解尚处于较浅的层次,她把知识产权比作奢侈品牌。“假设某种软件专利被侵权后获得100万的赔偿,但是企业在研发软件的过程中,消耗的价值肯定不止100万,除了自身的创新技术,还包括了设计理念等等,如同名牌被仿冒,不能仅仅用金钱衡量。硬设一个上限,是对知识产权的草根理解。”

  遵循游戏规则

  未来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除了“被自己人打压”, 海归高新企业还面临着遭遇跨国公司等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诉讼。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部创意经济国际专家、GBIP国际知识产权机构董事叶臻的工作之一是为到欧盟申请专利的企业提供前期咨询和服务,在他看来,内资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在过去的20年中突飞猛进。“现在它们开始和以前的上游老板直接争夺在国外的市场。这个时候,知识产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来我们这边做知识产权战略服务的客户,都拥有自己的专利。但是在国内拿到专利不代表能够在欧盟拿的到,要通过专利申请的话,门槛就会高很多。”叶臻告诉记者,过去包括高新企业在内的企业很容易被国外同领域的竞争对手状告侵权,往往是货物一到海关就被扣留,其中的原因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其实只要你懂游戏规则,按照规则玩,我们也可以玩得很出色。”

  叶臻给记者举了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国内有两家同行业的公司A和B,它们均是某省某产业集聚最大的企业,同时竞争关系非常激烈。A公司在慕尼黑欧盟专利局申请了发明专利,B公司在西班牙阿里肯特欧共体协调市场委员会申请了工业设计保护。“在正常的情况,它们不会到国外去打官司,就算发生疑似侵权,也是在国内。”结果,A和B却在欧洲发生了侵权纠纷并打起了官司,“因为他们要在欧洲争夺市场。两家公司如何在欧洲约束对方?打压对方?就是通过知识产权的约束。”

  “事实上,两家公司打官司,是欧盟的经销商和国内的生产商觉得它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并不是单纯的公司之间的纠纷。”叶臻表示,机构作为一个跨国知识产权事务所,做的是诉讼前期工作。“我们不介意客户和对方直接打官司,如果能庭外和解那是最好,如果不能的话,那会涉及到很多法律,比如国际法、专利法、欧盟的法律等等,这个过程就相当复杂了。”

  “其实知识产权也存在着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很多国内的知识产权也是从国外引进、购买或者转化过来。关键是你要懂里面的游戏规则,我们这边的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和国际接轨程度还不够。”叶臻说,“未来的竞争是无形的竞争,是知识产权以及比知识产权更大的知识产权战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朱峰】

>留学生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