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鲜为人知的勇士们:用镜头为抗日烽火瞬间定格(2)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1月23日 14:08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罗及之

  罗及之,江苏南通人,“七?七事变”前已是上海有名的摄影师。抗日战争爆发后,深爱祖国的罗及之毅然决然投奔到祖国的抗日救亡运动中来。

  罗及之急于上前线,拍摄中国军队抗击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的新闻纪录。要上前线,需要有军委会政训处的证明, 不然,会被当作汉奸抓起来,搞不好还有可能会被枪毙。这样,罗及之参加了当初还设在武汉杨森花园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穿上军装的罗及之,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多拍一些中国军队打胜仗的镜头。可惜,那时大半个中国,都是前方战士惨遭屠杀,后方百姓惨遭轰炸的悲怆场面。

  但是,中国仍然不乏顽强不屈、骁勇善战的部队,这就是威武英勇的八路军将士。1937年9月,罗及之在西北战场采访,时值八路军在平型关打了大胜仗。他闻讯兴奋不已, 即刻勇敢地奔赴战斗的最前线,拍摄了八路军向前挺进,克服平型关,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俘虏日军将领,缴获大批战利品的镜头。同时,有幸拍摄到了声名远扬的朱德总司令的高大形象。从而,使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第一次在银幕上目睹了传说已久的中国红军总司令朱德的风采。

  为了能尽早将这批珍贵的底片冲洗出来,罗及之不避风雨,不顾险阻,披星戴月,跋山涉水,骑上一匹快马从西北前线直奔武汉,却不慎中途坠马负伤。当他到武汉时,竟被加以“擅赴共区”的罪名,险些受到处分,幸而八路军的副总司令彭德怀正在武汉,又逢国共合作较好的时期,由彭德怀出面向有关方面周旋,罗及之才得幸免遭殃。

  在影片刚做完后期工作、还没有对外发行的一天晚上, 彭德怀带了二十几位指战员,从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到杨森花园中国电影制片厂来看“毛片”。放映室只为配音工作人员准备了不到10个座位,接待的人一下子傻了眼。正在手忙脚乱地找椅子寻板凳时,彭德怀伸手劝阻了他们。彭德怀带头席地而坐,并笑呵呵地对工作人员说:“就地取材,这样, 不是很好吗?”同来的八路军指战员也跟着纷纷坐在了地上观看。

  彭德怀对这部纪录片非常满意,当场对罗及之和其他工作人员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希望摄影师多上前线去,多拍新闻纪录片。不久,彭德怀带上制作成功的《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回到了西北前线。

  随后,这部新闻短片选入《抗日特辑》第二集,发行到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地,并与《中国抗战电影特辑》一起,又发行到巴黎、日内瓦、利物浦等地。利物浦的华侨看到《抗日特辑》中平型关战斗大获胜利时,还在当地掀起了支援中国抗战的献金运动。

  《八路军平型关大捷》传播到海内外,用一个个在战火纷飞中拍下的真实镜头,将这支传奇式的队伍,第一次在电影纪录片中以真实的形象展现在全世界人们面前。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到抗战中国,聚焦到八路军,聚焦到朱德总司令的身上。《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公映,引起国内外极大的轰动,尤其是放映到俘虏了日本侵略军官兵和缴获了大批战利品的部分时,观众无不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的掌声。

  罗及之拍摄的这部著名纪录片,不仅在当时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中坚作用和希望之所在,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而且它还有着非同凡响的文献价值。就凭这部纪录片,罗及之也可称得上是抗日战争的功臣之一。更何况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在重庆还拍摄了《东亚之光》和《血溅樱花》等颇受赞赏与欢迎的抗战故事片。

  韩仲良

  韩仲良,20世纪30年代末进入影坛,曾拍摄了十余部优秀的电影、戏曲作品。

  1932年1月28日,日军侵略上海,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对日本的仇恨。韩仲良却一刀砍伤自己的手指头,用血书写了“抵制日货”几个大字,以表示他和日本帝国主义誓不两立的决心与一颗赤诚的爱国心。

  韩仲良的“大难不死”近乎神话一般。一次,他从印度拍新闻片回重庆途中,飞机撞毁在半山腰,他将摄影机保护在自己怀中,从半空中落下,人摔伤了却幸存性命。另一次是他拍外景归来时,所乘汽车与火车相撞,他又是紧抱摄影机,活着回来。

  最引以为豪的是,韩仲良是中国惟一一位只身远赴日本去拍摄日本军国主义者签字投降仪式的历史见证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电影制片厂又派出摄影师韩仲良,前赴“米苏里”号军舰,当场拍摄了日本向同盟国签字投降的新闻纪录片,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记录下了重要的瞬间。

  9月2日,在“米苏里”号军舰上,每个摄影师的位置都早期作了分配。美国出员120名,英国、苏联、加拿大都有6至8人。而作为中、美、苏、英四强之一且代表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的大国则仅有一位,那就是韩仲良。

  韩仲良事先把外围的景物拍好,将要用的器材都放在了准确的位置上。投降签字仪式前后一共进行了22分钟,韩仲良总共抢拍了6卷片子,700多英尺。他还注意到,当日本代表重光葵取笔签字时,才发现自己的笔里没有了墨水,只好临时借用了美国代表的笔来签字。

  9月9日,韩仲良亲自剪接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新闻纪录片,首先在重庆国泰大戏院和惟一电影院与观众见面。而且他的这个著名纪录片还抢在了美国片子的前面,为此,他更加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以及自己这一拍摄行为的胜利而引以自豪。

  在中国电影制片厂,人们用四个“最”字来形容韩仲良:最正直、最敢说话、最能吃苦、最卖力工作。他连续拍摄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丽人行》、《三毛流浪记》等影片。他建国后摄影的《武训传》(上下集),其摄影技术和艺术成就相当显著。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