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专家:推进节能减排 需上下一心行之(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1月28日 11:32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记者:怎样才能增强企业完成节能减排的动力?

  沈建国:政府应充分理解企业的苦衷,企业层面确实付出了很大努力。政府应该继续完善各种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升级转型,支持企业发展。我个人觉得,国家可以把各种促进力量凝聚成一个拳头,集中物力、财力办大事,以此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提振企业信心。

  千方百计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使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是化解完成节能减排阻碍的内在推动力。

  记者:根据您的了解,国家层面会有哪些措施出台?

  沈建国:据我所知,有关方面正在筹组中国战略低碳专委会,力求以此打造有国际话语权的研究平台,对中国的节能低碳、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管理。有了这样的专业组织,就能形成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国内企业成长环境的大政方针。

  以往,此类组织比较松散,不容易形成合力。现在这个组织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多部门参与,力量更集中,容易形成对内、对外同时推动的战略方针和措施。

  长期以来,民间资本对能源、金融、铁路、军工等领域只能望门兴叹,有舆论形象地称之为玻璃门(看得见摸不着)和弹簧门(进去又被弹出来)。为了能够让民资真正进入相关领域,近期国家加大政策(新36条)扶持力度以破除民资投资障碍。

  记者:新36条发布以后,民资进入能源、铁路等领域的环境有所改观吗?

  沈建国:在舆论的推动下有所改善,但肯定还不是可以自由出入的自动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典型的自动门。玻璃门、弹簧门现象仍时有发生,希望能够形成可以自由出入的自动门。

  记者:能否具体讲一讲?

  沈建国:如今,民资对能源、铁路等领域都有较强的投资欲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难以成行。例如,对铁路的投资。实事求是地说,铁路里面清规戒律还不少。在舆论的压力下,民资总算可以进入,但民资进入的往往是投资巨大、难度系数高的工程。而如果只做这样的项目,民资肯定缺乏积极性。面对这样的情况,民资往往会选择知难而退。这实际上在重演弹簧门的故事。

  记者:为什么会发生类似的情况?

  沈建国:根本原因是垄断行业不情愿、不希望民资进入。现在不得已让民资进入,那么民资进入时肯定不会有个好彩头。说到底就是像能源、铁路等长期处于的垄断地位的行业,习惯于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不愿意分享资源。

  记者:您觉得应如何推进这项工作?

  沈建国:垄断行业真心实意让民资进入是根本的解决之策,否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民资进入就很难落实。如果像能源、铁路这样的行业愿意的话,它会把资源平衡后对民资放开,只有机会平等了,民资才算真正进入。一句话,如果让民企和国企无差别的享受国民待遇,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解决好民资进入国企长期垄断的行业,就可以使国企有了竞争,从而促进民企、国企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化,竞争力强了,盈利能力强了,企业压力小了,执行节能环保的能力就强了。

  摒弃浪费和无底限攀比

  记者:您如何看待一味追求奢华生活的现象?个人如何拿捏践行节能环保、低碳消费与生活享受的分寸?

  沈建国:节能环保、低碳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节能环保、低碳发展与生活享受并不矛盾。但是,应该明确,生活享受不等于攀比,不等于浪费,而应是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个人价值的实现。要扭转道德滑坡的现象,就要对全体公民加强道德教育,弘扬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此来温润、润泽被物化的良知和被冰封的传统光荣习惯。

  记者: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国外市场总体需求减少;而过度的投资也不能使经济良性发展,因此,国家希望通过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该如何正确刺激内需呢?

  沈建国:拉动内需,是指拉动必要之需,而非过度超前之需、超过人们购买力之需。因此,拉动内需不会助长过度消费、盲目攀比之风。国家对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寄以厚望。之所以启动国内需求市场,是因为连续多年的经济增长使国民有了一定的消费能力,通过刺激释放一部分消费能力,如现在的节能家电惠民工程。我国民众已经有能力消费节能环保的家电产品,通过国家的财政补贴淘汰高耗能家电,既可以提高家电的能效、减少能耗,又可以使家电产业有力量继续进行产业升级,生产出更节能、更环保的产品。因此,扩大、刺激内需既有客观基础又有必要性。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