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拥堵费,治堵还是“添堵”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9月10日 08:58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0)

  ■ 本期嘉宾:

  毛寿龙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郁鸿胜 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蔡建明 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

  陈 睿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副总裁

  编者按:

  交通拥堵之症久治不愈。近日,一则短短的消息迅速聚拢公众目光:北京环保局“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求,市交通委和环保局牵头研究制定征收“交通拥堵费”政策。这一举措引发了全国其他城市群众对于所在城市可能“效仿”的担忧。那么,收取拥堵费是否合理?拥堵费又能否治愈城市“拥堵顽疾”?是否会沦为“敛财”的又一手段,在“路堵”之上再添“心堵”?

  话题一

  征收条件是否成熟

  收取拥堵费并不能有效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就目前情况看,国内一方面存在诸多技术、公平问题;另一方面对已有私家车的人员而言,拥堵费的作用并不大

  事实上,北京并不是国内第一个试图尝试收取“拥堵费”的城市。上海、深圳、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都曾经释放出收取拥堵费的信息,试探公众的反应。但是最终都停滞在“讨论”阶段。那么,在您看来,收取拥堵费是否合理?目前征收拥堵费的时机是否成熟,存在哪些挑战?您预期北京开征的可能性大吗?其他城市是否会有效仿可能?

  毛寿龙:目前开征“拥堵费”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技术难度、民意问题。更重要的是,如果很多细节问题没有提前解决,后期会产生更多麻烦,比如路段归属权、“拥堵费”使用权等问题都要明确清楚。与此同时,国家一边大量生产汽车、鼓励买车,一边又设拥堵费、限制交通,这中间也存在很多矛盾。

  目前,北京开征拥堵费的预期时间还难以判断,但应该会等待一个机会窗口,比如某天雾霾极度严重,或者是交通堵塞程度使整个城市工作秩序“瘫痪”等。而对于这个“收钱”的机会,其他城市或许也不会放过,因此仿效的可能性较大。

  郁鸿胜:收取“拥堵费”的方式并非是新鲜事物,国外不少国家早已在实行,所以“拥堵费”的收取应该不会存在技术上的难题。不过,单纯依靠收费、限制车辆进入的方式是一种简单的行政管理方式。作为一个大都市来说,治堵需要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式。

  蔡建明:国内一线重点城市交通拥堵无疑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治堵成为城市交通的一个关键议题。但个人认为,收取拥堵费并不能有效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就目前情况看,国内一方面存在诸多技术、公平问题;另一方面对已有私家车的人员而言,拥堵费的作用并不大。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