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困局求新解 单一化取向待改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水电困局求新解 单一化取向待改变
2010年02月09日 08:46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12月15日,一场水电引发的口水战定案,《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章轲告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名誉侵权案终审胜诉。

  2007年12月20日,章轲在《第一财经日报》发表《水电开发该降温了》一文,其中引述水利专家刘树坤的观点:“目前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水资源开发程度高达80%以上,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一些河流的水资源开发程度甚至高达100%。”

  四天之后,张博庭在博客上发文反驳,称国内水电开发程度只有20%左右。该文冠以“社会不需要无知无耻的绿色人物”的标题,并使用‘活宝’、‘恬不知耻’、‘糊涂虫’、‘弱智’等语言,被法院认定为“侮辱性言论”,损害了章轲的名誉权。

  名誉侵权案虽已有定论,但水电开发困局并未告终。学术讨论乃至政策层面的纷争,并非法院的份内事。

  水电曾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近几年却面孔模糊起来。连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水电部原部长钱正英也开始公开反思国内水资源开发情况,如2005年发表的《人与河流和谐发展》演讲与文章(与他人合作)称,对河流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带来水质污染等不少问题。在后来的公开言论中,她还表示自己对水资源开发历史负有一定责任。

  张博庭对钱正英前述文章也曾公开撰文争鸣,力挺中国水电继续大规模开发。

  据《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因生态、移民等方面备受争议,近年国内大批水电项目被搁置。水电开发何去何从,已成业界普遍“心病”。

  在争议中缓行

  本刊记者近日以“反对水电开发”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显示结果超过7万条,反对者与支持者各执一词,争辩激烈。

  分析各类舆情,其中反对开发的观点关键是两条:一是“水电开发破坏生态环境”;二是“水电越开发,群众越贫困”。

  1950年代开发的新安江水电站,因移民安置不当,让当时主持开发的原水电总局局长李锐在晚年自责,他在去年11月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祸是我出的。”

  重庆市原副市长、国务院三峡建委原副主任甘宇平曾告诉本刊记者,有关部门当时作过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代中期,全国修建大小水库8.6万多座,移民逾千万人,由于对水库移民复杂性认识不足,造成许多遗留问题,上千万移民中,安置较好、生活稳定的仅占1/3,有的越搬越穷,温饱都得不到解决,长期成为一些地区的不安定因素。

  1980年代中期后,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水电项目三峡工程开始重新证论,涉及百万移民的“世界性难题”。去年11月,三峡工程的重要推手之一、两院院士潘家铮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坦承,三峡工程论证时“对移民问题看得过于简单了些”。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