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从手指革命到主流回归 温情贺卡重归品位交际新载体(2)

2011年12月23日 09: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手指革命到主流回归温情贺卡重归品位交际新载体(2)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贺卡溯源:古代中国和古代欧洲自发形成

  据说,贺卡的文化传统有两大源头:一是中国;一是欧洲。在我们中国,由于传统文化中非常强调“礼”,礼节中的许多内容是靠形式来表达的,比如贺卡。在公共节日或个人重大事情前呈送贺卡,一来形式庄重,二来提早通报对方。汉朝以来,贺卡作为传统形式一直被延续保留下来。

  贺卡初期叫“名帖”,西汉称之“谒”,今天贵宾相见还在说“拜谒”,东汉后叫“名刺”。“名刺”一词日本至今仍在使用,就是我们常用的名片。唐宋以后,贺卡的名称有所变化,功能有所拓展,称为“门状”或“飞帖”,到了明清,又叫“红单”、“贺年帖”等,听着名字就知功能越来越世俗化,文人之间的文雅逐渐远去。原因其实很简单,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少,贺卡最初都是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起点颇高,进入商业社会,贺卡就多了一分热情,少了一分酸腐。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这一形式由帝王发明,迅速在民间普及,不过民间没有皇家那么奢侈,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笺纸,竖写,右上端为受贺者官讳,左下端为贺者姓名。

  贺卡的商业性邮递也从宋代开始。张世南的《游宦纪闻》中载,每逢冬至、近年,“凡在外官,皆以状至其长吏”,这是邮政作为贺卡信使的最早记载。由于贺卡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而此种交往又往往以短句表达,比如宋代常写“敬贺正旦”,久而久之,贺语就出现了程式化,言简意赅、讲究喜庆、互送吉语,传达人们对生活的期冀与憧憬。

  到了明清,贺帖出现了一种独立的样式。清褚人获在《坚瓠首集》卷一中有这么一个记载:“元旦拜年,明末清初用古简,有称呼。康熙中则易红单,书某人拜贺。素无往还、道路不揖者,而单亦及之。”红单就是专用于年节而用红纸制作以表示吉庆意味的贺帖,显然不能在平日中作为名纸使用。这红单可说是中国古代出现的一种真正的贺年卡了。呈送贺卡名帖等更有一套礼仪,按规定仆人不能亲自用手呈送贺卡,故发明了拜匣。拜见时仆人所持匣盒,呈长方形,大小正好容纳贺卡名帖,见主人后,仆人不能直接打开用手取出卡或帖,必须打开拜匣,让主人取出。

  由于贺卡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在亲手所写的字里行间,渗透出情感、美感、墨香、书香,呈现出独特的韵味。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仅28个字,但有心情、有亲情、有叙事、有背景,是一篇难得的同时表现出情感、美感、墨香、书香的作品,是一件古代书札的绝品。

  而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贺卡形式也是自发地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贺卡最早出现在1843年的英国。当时贺卡上只有一句话,但直至今天仍在西方贺卡上最常见到,这就是“A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 to You”(祝你圣诞快乐,新年快乐)。贺卡文化之所以流行,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是艺术化的设计,二是大规模的印刷。贺卡一般文字不多,装饰性很强,就必然要有文化、有设计,而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艺术设计。据说,早期贺卡的印刷商高薪争相聘请艺术家进行贺卡设计,并且还举办“艺术设计”大赛,奖励优胜者。另一方面,就是现代邮政的建立和邮票的使用。这两大因素使得贺卡文化从早期贵族精英手工制作、专人专送的小众文化走向大众化。

  在欧洲文化传统中,贺卡文化的源流主要有两端:情人节卡与圣诞卡。现存最早的纸质贺卡就是15世纪的情人节卡,保存在大英博物馆里。贺卡对英国人来说,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品。圣诞卡和圣诞树一样,是西方圣诞文化的一部分。

  贺卡是零距离增加人与人情感的方式,它比短信、网络人情味更浓,也更能迎合人们对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在情感交流方面,仍有着现代通信不可取代的优势。山东省社科院经济专家冯群力认为,与电子贺卡以及手机短信等祝福方式相比,传统的贺卡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情感性、实用性、艺术性,这也是未来贺卡生存与发展的三大出路。小小的贺卡会起到不让对方觉得被冷淡、被疏远、被遗忘的大作用。

  贺卡是纸、笔、信最仪式化的结合,纸是精美的卡片纸,笔是一定要写出端庄字体的笔,信是最仪式化的问候语。贺卡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最大的特点便是可以更虔诚地书写问候语,嘘寒问暖或表达心底的深情厚谊。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问候语会让无尽的祝福永驻方寸间,十分给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