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夫妻创业开养殖场兼顾慈善 雇老人被质疑"为避税"(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8月06日 10:01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公司里的“废人”

  一个没有房子,一个老伴去世生活单调。年已古稀的老人,许多人眼中的“废人”在这里重启生活

  哈德门牌香烟,村内小卖部一包两块五,雷丰玉一天能抽两包;哈尔滨牌香烟,一包两块五,毕希春一天能抽近三包。

  “我比他能抽烟,下棋?我不跟他下,他不行。”毕希春对他的棋艺很自信,烟瘾极大,一会儿工夫一根烟就只剩下屁股。电视机前的一个暖水瓶盖,被两位老人扔进去了十多个烟屁股。

  两位年龄加起来150岁的老人,在阳信县毕家村的一所大院里,为毕春增、郑玉新夫妇照看着百十头猪的“起居饮食”。一麻袋50斤的麸子,两位老人利索地拌成饲料,喂给一头头嗷嗷叫的猪仔。

  猪圈北侧的大房内,是老人平常生活起居之处,一东一西两张大床中间没有任何隔挡。两位老人东西分睡,打个喷嚏或许就能喷到对面去。

  “他(雷丰玉)是隔壁村的,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认识。没想到最后了,能走到一块儿来,这就是命。”毕希春对于“发小”今年3月份的到来颇为高兴。

  雷丰玉住在毕家村三里地外的雷家村,76岁的他其实如今儿孙满堂,只是今年过年后,老伴的去世让他颇为不适。早已经分房过日子的儿子,不可能每天都陪在他的身旁,雷丰玉在空空落落的大院子里总觉得寂寞难耐。“吃饭,也就是馒头就咸菜吧。”

  4个月前,他听说郑玉新夫妇的牧业公司收留了不少老人,托人一说夫妇俩当即同意,于是就此与“发小”毕希春住在了一起。

  74岁的毕希春老伴去世更早,三个儿子、三个闺女拉扯大后,毕希春也觉得几乎耗光了精力,“三个儿子成家,都得盖房子,你说得多累。”

  自己的房子,毕希春也早早“贡献”了出来,一度毕希春还带着孩子在外面租住了八年。“现在住在这里,有吃有喝,还有老伙计跟你聊天,我觉得比在外面好。”毕希春说,如今每天也就忙两三个小时,每月能领一千四五百元的工资。

  “就是烟得少抽点,烟也得花钱。”

【编辑:肖媛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