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夫妻创业开养殖场兼顾慈善 雇老人被质疑"为避税"(3)

2012年08月06日 10:01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渐生感情依赖

  我们反正老了也还得回到这里,路虎、奥迪、别克……高级轿车似乎只是财富的标签

  毕春增、郑玉新夫妇俩所办的牧业公司内,雷丰玉和毕希春并非年纪最长者。

  86岁的毕玉增,三个孩子如今常年在外打工,老人的吃喝都顾不上,郑玉新夫妇就让老人到公司来担任门卫,每月1600元工资。

  而远离城区30公里、公司又居于自家的村头,郑玉新坦言“门卫”其实没什么事儿,只是觉得老人一人在村内生活很不方便,到了公司里方便照看。在这个公司,员工都是包吃、包住,每个房间内都安放着一台电视,像毕锁成如今已不愿带着“傻媳妇”回家。

  毕锁成身高只有1.5米,出去打工找不到活,后来郑玉新夫妇把他聘到公司,后来又当媒为其说了一房媳妇陈香。陈香是智障患者,在村里经常被人取笑,郑玉新就专门拿出一间房,让毕锁成带着媳妇一起住进公司,每月还给陈香200元的零花钱。

  没有歧视的眼神、没有取笑的声音,在毕锁成对记者的描述中,则能感觉到他在这里受到的尊重。

  在公司的一处墙角,摆放着两个大鼓和数十个小锣,郑玉新对记者说:“这是我们专门买的,冬天来活少了,大家就扮成腰鼓队一起玩玩。所有人都会参加进来,这样大家才会增进感情。”

  郑玉新说:“我只是觉得,自己有条件了就应该尽可能让村里人过得舒心点。生意虽然可以在外面做,但老了还是要回到这里。”

  路虎、奥迪、别克……车库内的高级轿车似乎只成为他们财富的标签

  合同外的承诺

  劳动协议一年一签,但要真出了什么事儿,我会负责

  这家公司的集体化生活方式让61岁的毕春荣捡回了一条命。

  毕春荣是个“老烟囱”,抽烟的数量和速度整个公司内无出其右者,今年春节之前的一天夜里,在公司内却突然气胸发作。“整个肺,就像是被刀子捅了一刀。”

  毕春增、郑玉新也住在院里,工人报告后马上开车带着毕春荣往县里医院送,垫付手术费、医疗费,几个工友跑前跑后地忙活,毕春荣就这样捡了条命。

  “手术做完后,就不能干重体力活,以为就回家了,没想到公司又把我叫回来了。”毕春荣说,自己此前在无棣干了一辈子的建筑活,与如今的工作量相比已是大相径庭。

  “老烟囱”回来后,其他的烟枪再也不在他面前抽烟、递烟,“他们再也不跟我比抽烟了,玩笑话都不开,就怕勾起我的烟瘾。其实,我还是应该感谢这帮兄弟的。”

  郑玉新告诉记者,他们与这些员工的劳动协议是一年一签。很多人也问她,你们雇了这么多老人,年龄又大、身体不好,合同期间一旦出事他们怎么办?“我只能说,真要出了事儿,我会负责到底。”

  因为股骨头坏死,一到阴雨天郑玉新的左腿就会酸疼,上台阶要抱腿一步步挪上去。她有些开玩笑地说,“过几年,或许我也就成了残疾人。”(记者 孙珂)

【编辑:肖媛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