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云南野生绿孔雀数量不足百只 10年内或将消失(图)(3)

2014年06月15日 12:24 来源:云南网 参与互动(0)

  现状

  自然保护区过度放牧,生存环境遭破坏

  孔雀是体型最大的雉科鸟类,加之它们漂亮的羽毛,很容易成为被捕猎对象。

  虽然绿孔雀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里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严禁捕捉猎杀,但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偷猎仍是很难控制的违法活动。另外,绿孔雀还有一个英文名——“Peafowl”(吃豌豆的鸡),这一名称也能概况它的一大习性。一些栖息在耕地附近的绿孔雀,经常结群去耕地觅食,对农作物造成破坏,农民为保护自己的庄稼,播种前会用农药浸泡种子,这种做法常常让整群绿孔雀遭到“灭门之灾”。

  刘越强说,经过两个半月的寻觅调查,发现野生绿孔雀数量锐减的威胁因素众多,绿孔雀的生存环境日渐萎缩,是难觅它们踪迹的一大原因。农民将牛羊散放在一些生活着绿孔雀的山林中,傍晚才将牛羊赶回,期间大声吆喝牛羊,经常有牛羊走失,需要漫山遍野四处寻找……

  这些行为对绿孔雀造成了很大的惊扰。众多的牛羊被散放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里,对绿孔雀的生存环境与食物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及破坏。此外,由于过度放牧牛羊,使得绿孔雀的栖息场所林下植被缺乏。同时,盗猎等也会对这种鸟类带来很大的影响。

  习性

  胆小、凶猛,有人靠近就躲到很远的地方

  云南野生动物园的某个独立区域里,生活着10雌、5雄一共15只绿孔雀,因为绿孔雀的珍贵,加之它们又太胆小,因此被饲养在不对外开放的区域里。据了解,这几只绿孔雀是前几年森林公安解救或市民送到野生动物园的,这些绿孔雀们到底来自何方、年龄大小、血统如何,已无从查证。因为生活习性等方面的不同,这几只绿孔雀和园里的蓝孔雀分别饲养在不同区域。

  园里的一位饲养员说,绿孔雀野性较强,因此展示出非常胆小却又非常凶猛的习性。在饲养的区域里听见任何声音,雄孔雀都会鸣叫,这是它们在野外状态下向同伴报警,同时警告敌人的做法。

  即使饲养多年,每天饲养员进到笼舍里投食,它们都会躲到笼舍的另一个角落里。同时,雄性绿孔雀又非常凶猛,“曾有一个饲养员在不了解绿孔雀的习性时,就因为投食时距离太近,被绿孔雀啄伤了手臂,到现在还留着一条疤痕。”

  在饲养绿孔雀的其中一个鸟舍里,一只雄性绿孔雀正带着7只雌性绿孔雀漫步,见到陌生人来到,绿孔雀不停在距离来人最远的鸟舍里快速踱步,尤其是雄性绿孔雀,不停扑打翅膀,准备腾飞逃跑。相比之下,蓝孔雀则要大胆得多,人类可以近距离接触它们。“绿孔雀总是高昂着头,这一点看起来比蓝孔雀要高贵不少。”饲养员说。

  繁殖

  5月进入繁殖期 产蛋量、孵化率低

  5、6月正好是绿孔雀的发情期,每天上午8时许,雄性绿孔雀就跳出巢穴开始鸣叫,大声鸣叫五六声后,就“开屏”以吸引雌孔雀的注意。雄性绿孔雀的尾羽展开有2米左右,在阳光下呈现出闪耀的金黄色和古铜色。在开屏的同时,绿孔雀还抖动尾羽,相互摩擦的尾羽会传出“沙沙”声,以此吸引雌孔雀的注意。到了傍晚,雄孔雀还会再鸣叫一次,不过不再开屏。繁殖期过后,雄鸟的尾羽会逐渐脱落,大约11月开始,又生长出新的尾羽,1、2月份时,是孔雀尾羽最丰满的时期。

  2008年,云南野生动物园在人工孵化28天后,成功孵化了3只绿孔雀“宝宝”。2013年,这一雄两雌三只绿孔雀,被送到了西双版纳某乡的森林里。野化训练对于种群恢复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目前这三只绿孔雀已经能自行觅食,它们与共同放养的蓝孔雀互不干扰。绿孔雀喜欢生活在树林下方的河谷地带,而蓝孔雀则喜欢生活在开阔的地带。

  绿孔雀从产蛋量和孵化率两方面都大大弱于蓝孔雀。蓝孔雀雌鸟一年产蛋量大约在40枚左右,人工状态下孵化率约80%,而绿孔雀雌鸟的产蛋量只有20枚左右,而即使在人工孵化状态下,一年一窝绿孔雀卵最多也只能孵化出2、3只小孔雀,因为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孵化出来的小孔雀不一定能成活。

  (注:因涉及对野生绿孔雀的保护,文中隐去了野生绿孔雀生活区域的地址、栖息环境等信息。)

  科普小知识

  绿孔雀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专业书籍里描述的绿孔雀:绿孔雀(Pavo muticus)属鸡形目,雉科,孔雀属。《世界珍稀濒危鸟类红皮书》及《2007 IUCN Red List Category》都把这种鸟类列为易危种,在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被列入附录Ⅱ,禁止贸易。《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将绿孔雀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根据IUCN物种资料,绿孔雀共有三个亚种,P. m. spicifer亚种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缅甸西北部,几乎绝迹;P. m. imperator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和泰国;P. m. muticus仅栖息在爪哇岛,但野外存在数量不足1000只。我国分布的绿孔雀为imperator亚种,目前数量稀少,仅分布在云南一些人迹罕至的河谷沿岸,与国外的其他绿孔雀亚种相比,有着细微的差别。

  亚洲分布有两种孔雀——蓝孔雀和绿孔雀;蓝孔雀还有两个突变形态:白孔雀和黑孔雀。蓝孔雀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我国的各大动物园能见到的孔雀,几乎都是蓝孔雀或其变异的白孔雀,并非是云南省仅有分布的绿孔雀。

  野生孔雀有蓝孔雀、绿孔雀、刚果孔雀(新发现,数量少,科学家对此还不太了解)三种。绿孔雀现存数量较多的地区有云南省瑞丽县、陇川县、昌宁县、永德县、新平县、普洱县、墨江县、景东县、楚雄市、双柏县、南华县。由于赖以生存的次生落叶季雨林和常绿季雨林生境遭到破坏,绿孔雀的分布区正在迅速消失和退缩,其中在云南的分布区已缩小到只有17—32个县,数量仅有数百只,而在西藏东南部的数量尚不足100只,亟待加强保护工作。

  马丽娅(云南信息报)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