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疫情带来自处新模式 专家析国人心理之变

疫情带来自处新模式 专家析国人心理之变

2020年04月27日 15:09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带来自处新模式 专家析国人心理之变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电 题:疫情带来自处新模式 专家析国人心理之变

  作者 李京泽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至今,除了救治、防控工作,人们围绕这场疫情的思考也开始转向疫情之于社会诸方面的影响。它对个人的生活方式、态度影响几何?疫情之后,又会留下什么?记者采访专家,解读改变背后的深层次动因。

  这种行为之变可以从庚子新年的“超长假期”说起,随着疫情的暴发,举国实行隔离举措应对,“宅”在家中的日子,人们发现提升厨艺并非难事,视频聚会也可对酒当歌,静心读书更是别有一番体会……

  这些行为虽是国人抗疫乐观心态的体现,其中也不乏透着几分无奈。一面是被按下暂停键的生活,一面是持续更新的疫情信息,人们总要找到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行为是人们自我调节的表现,学会适应新的环境,调整心态进而调整行为。

  实际上,这种“适应”贯穿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是疫情之下人与自我的相处之道。鉴于疫情结束时间的不确定性,解除隔离后,复工复产的人们更需要适应由“封闭”到暴露在外所带来的社交恐惧等不适,而在“后疫情”时期,每个人“适应”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俊秀认为,这一阶段要做好长期抗疫的心理准备,鉴于疫情结束时间的不确定性,除基本防护外,疫情很可能成为多数人的心理战。另外疫情对于经济、民生等影响,会随着时间逐渐显现,失业、减收等问题需要个人与自我的和解。

  行为背后,生活态度的转变也在悄然发生。人们暂时从快节奏的生活中解放出来,开始思考生活本质,重拾亲情,反思昔日忙碌,一位在武汉“解封”当天出城的姑娘告诉记者,76天与父母的朝夕相伴,让她产生一个朴素的愿望,多带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另一位在家专心研究面食的市民说,她在疫情中少了很多抱怨,一改往日易怒的性格。

  杨甫德提醒社会要注意新冠肺炎患者,死难者家属,一线医护人员等这些亲历战疫群体容易出现以过度警惕、闪回和回避为主要特征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创伤后应激障碍常产生于人们在经历重大灾难之后,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干预和治疗。

  需要正视的是,珍爱生命、提高免疫力、对公共卫生安全负责……受访专家认为,使这些由灾难带来的推动社会进步的经验得以延承,需要每个人反复提醒自己,也需要从制度、政策、管理以及公众教育上持续加强。(完)

【编辑:白嘉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