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北京近5万名考生迎“新高考” 疫情下书写国家发展与个人成长

北京近5万名考生迎“新高考” 疫情下书写国家发展与个人成长

2020年07月07日 17:53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直击北京高考考点:备足防疫物品 考点外不聚集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杜燕)7月7日,为期四天的2020年北京“新高考”启幕,近5万名北京考生与全国上千万名同龄人一起步入考场,迎接人生中的“大考”。

  对北京考生而言,这是一次全新的考试。2020年,是北京作为中国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之一,迎来改革实施后的第一次高考。

7月7日,北京市第八中学考点,考生进入考点。<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韩海丹 摄
7月7日,北京市第八中学考点,考生进入考点。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让原定于6月份举行的这场“大考”延后一个月。在北京,由于6月份再发生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考生们第一次在严格的防疫措施下进入考场。

  为最大限度确保健康安全,今年北京近5万名考生分布在132个考点学校、2867个考场,每个考场考生人数从30人减至20人,每个考场增设1名防疫副主考,专门负责疫情防控常规工作和突发情况处置。

  从测体温进考场,到按考场序号排队走出考点,试卷内外,都是对全程戴口罩的考生们的考验。

7月7日,北京市第八中学考点,考生与家长挥手告别。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韩海丹 摄
7月7日,北京市第八中学考点,考生与家长挥手告别。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特殊的高考,答题人如何作答?

  今年北京语文试卷大作文考题,一篇以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为素材,从“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考生的联想与思考;另一篇以“一条信息”为题,让考生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

  “我从‘一条信息’着手写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杜姓考生称,疫情期间,他关注国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疫措施,看到大家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努力。作文中,他以一名医生的身份,讲述了疫情下背负家庭责任的“我”如何在一条信息推动下,义无反顾奔赴战“疫”前线的故事。

  在他看来,从高一就开始准备这场大考,因此无论是在学校“走班”上课,还是疫情期间居家学习,都能很好地适应。

  同校的王姓考生选择了“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他说,自己从国家科技的发展、竞技体育的进步,以及疫情中各界人士的付出等几个方面来谈个体在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医生面对疫情挺身而出,看似渺小的个体,却大大缓解了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影响。

  “在国家的发展中,每一个个体都值得被关注。”来自北京市八一学校的孙姓考生谈到,个体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才能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

  北京教育考试院指出,从高考语文北京卷看,考虑了疫情期间考生学习的特殊性,试卷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增加基础考察,但保持一定数量的中档难度题目,以利于选拔。同时,试卷加强素材情境与社会现实、学科特点密切贴合,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发展,关注个体对社会的责任与价值。

  “‘新高考’带来的是整个培养模式的变化。”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

  “新高考”中,考生不分文理,考试时间由往年的2天变成4天,考试场次从4场变为6场。这只是考试形式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考生可以选考,即考生除须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考试外,可从6门科目中选择3门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

  李奕表示,通过科目的选择,可能是成绩相同成绩组成不同,这将有利于高校根据专业发展需求,选择有特长、有潜力的学生。不仅如此,选考还引导考生们规划人生,思考未来职业、专业的发展,促进基础教育学校开展生涯教育。(完)

【编辑:王诗尧】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