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乳企6.7亿罚单背后:被删邮件露马脚(4)

2013年08月08日 14:3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业界观点

  3企业免罚引关注 恒天然447万罚金被指“象征性”

  每经记者 赵陈婷 郭梦仪 发自北京

  在决定对美赞臣、合生元等6家乳粉生产企业的价格垄断行为进行处罚的同时,发改委对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提供重要证据,并积极主动整改的惠氏、贝因美、明治免除处罚。此外,作为在中国原粉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恒天然的罚金只有447万元。发改委的差异化处罚引发争议。

  免罚企业均曾降价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免于罚款的惠氏、贝因美市场占有率并不低。

  AC尼尔森《2012年全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销售婴幼儿奶粉385.18亿元,其中,惠氏及贝因美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1%和8.7%,分列第三和第四位。占据如此大份额市场的惠氏和贝因美为何能够免于罚款?

  贝因美发表声明称,公司于8月6日收到发改委 《免除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书指出,鉴于公司主动向发改委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发改委决定对公司免除行政处罚。

  北京市律协竞争与反垄断法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魏士廪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发改委此次开出的罚单属于首次在纵向价格协议反垄断中使用宽大原则,与欧美反垄断法在实践中仅用于横向价格协议反垄断的宽大原则不同,法律界对于纵向垄断中的被调查企业使用宽大原则而直接免罚存有争议。不过,这一定程度也体现了发改委对于自身执法的信心。

  发改委亦解释说,免除3家企业的处罚,是因为他们主动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提供重要证据,并积极主动整改。

  7月2日,贝因美公告称,将“积极配合九部委有关奶粉行业整冶”,采取紧急降价的措施。其后,惠氏称,正积极配合反垄断调查;主要产品降价,平均降幅11%,其中单品最高降价幅度达20%。明治乳业也在受到反垄断调查后宣布降价。

  但有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业界对于惠氏、贝因美、明治提供的“重要证据”并不太清楚。而在反垄断方面,这9家乳粉企业都有责任,但是结果却大相径庭,有可能会引发受罚企业的不满情绪。

  “象征性”处罚恒天然?

  此外,恒天然此次收到的0.04亿元的罚单,也被业界认为是“象征性的”。该公司今年初被检出“双氰胺”之后,又因肉毒杆菌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

  奶业专家王丁棉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发改委对恒天然只是象征性处罚,恒天然虽然在中国市场份额占比很大,但价格方面较为透明,产品均是通过国际公开招标买卖,因此处罚力度不如前几家大。

  对于在市场中达到何种程度才算作拥有市场支配地位,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刘铭向记者解释,法律上并没有定义界定,因此,恒天然是否称得上“拥有市场支配地位”,定义的弹性非常大。

  王丁棉认为,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第十八条,恒天然在“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从市场主导”上多少会“挨边”,因此发改委可能是根据这一点做出象征性的处罚。

  舒圣祥:奶粉反垄断 别让新配方迷了消费者的眼

  ◎舒圣祥

  8月7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业因违反 《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罚约6.7亿元,成为我国反垄断史上开出的最大罚单。惠氏、贝因美、明治等3家企业因配合调查、提供重要证据,并积极主动整改被免除处罚。

  此番奶粉反垄断调查,始于洋奶粉境内价格远高境外,以至于香港都要限购奶粉之时,终于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甚嚣尘上,多家洋奶粉涉事企业正在召回之日。时点的特殊,让此次调查有一种别样的意味。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洋奶粉价格垄断是因为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不信任;现在的事实却证明,洋奶粉也不一定就有质量保证,以至于雅培明知有问题却要求恒天然保密。此刻,消费者更迷茫了:如果连洋奶粉都不再可信,该给宝宝喝什么?

  一边是遭遇价格垄断挨宰,另一边是质量无保障有毒,要是可以选择的话,公众当然宁愿选择前者。现在的麻烦是,挨宰若是纯属趁火打劫,宰人者也不会重视产品质量。反过来,质量若是半斤八两,价格却大相径庭,自然就越发不公平。乳企通过合同约定、价格管控等方式实施价格垄断违法行为,当然应该重罚;可站在消费者立场,最关心的还是:6.7亿罚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有人问6.7亿罚款最终会去向哪里,其实与其讨论这个,还不如探讨一下:这6.7亿罚款会不会羊毛出在羊身上?显然,这种可能性是不可排除的。无论是间接涨价还是降低品质,乳企手里“挽回损失”的牌有很多;特别是在如此畸形的奶粉市场上,消费者几乎丧失了理性选择的机会,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至于哪个害比较轻,不同消费者自有不同的判断。

  在发改委启动反垄断调查之后,各奶企纷纷宣布降价,这应该算是反垄断调查带给消费者最大的好处。事实上,惠氏、贝因美等企业之所以同样存在价格垄断行为却被免于处罚,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很配合,刚被调查就应声宣布降价。现在公众担忧的是,这个因为反垄断调查而掀起的奶粉降价潮,究竟能够管多久?这个恐怕就很不乐观了。

  就拿免罚的惠氏来说,日前已经推出了“新配方产品”,价格与反垄断调查前的旧配方产品一致,惠氏此前降价承诺中的“文字游戏”因此曝光在消费者眼前——为何要将降价范围特别界定为 “市场上现有的产品”?因为,新配方新包装是乳企涨价的惯用噱头。如果遭遇反垄断调查后,只需配合调查并暂时宣布降价就能换来免罚,学会 “这一招”之后,谁还会将反垄断调查真正当回事?反正风头过后,很快就能通过推出新配方新包装涨回来。

  发改委开出6.7亿元罚单,可价格还是那个价格,质量还是那个质量,消费者唯一看得见的差别是:奶粉又换包装了。这无疑很扫兴,但在国产奶粉真正成长起来让我们的市场回归充分竞争之前,得力的价格监管和质量监管无疑仍是公众最大的期待。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不应该是一次性行动,而要有常态化监管,不能任由企业耍新配方新包装的小聪明。质监部门更该肩负起职责,不让问题奶粉流入孩子们的奶瓶。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