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梯英雄”自述:一个登山运动员的故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人梯英雄”自述:一个登山运动员的故事

2010年09月24日 16:31 来源:中国西藏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无意中,得到了一本因过度翻阅而完全“散架”的书——《一个登山运动员的故事》。书的作者刘连满,在50年前甘为人梯,扛起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三名队友,一举征服了被外国探险家们称为“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成全了3名队友最终成功登顶珠峰,这也是中国人首次登上世界最高峰。书写得异常朴实,读下来,像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故事,如果不对照历史,很难想象他曾经的辉煌和牺牲。书的后记中,记载了他曾经写过的一封信中的话:“我的前半生的经历,自认为是平淡的,不是什么英雄,我做了一点自己应该做的工作,无需去夸耀。”


刘连满(图片来自网络)

  初生牛犊不怕虎
  
郊游摔跤胜全场

  让我们将镜头切回1951年,此时的刘连满,从农村报名到哈尔滨机电厂工作,因为有点文化基础,厂领导将他送去速成识字班学习,文化水平有了不小的提升。1954年,哈尔滨机电厂要建立独立的消防队,刘连满再次被派到消防干部训练班学习,掌握消防知识和操作,

  他不会知道,就在几年后,他站在珠穆朗玛峰第二台阶,想到了消防救援中常见的搭建人梯,将战友送到世界之巅。

  1955年,全国总工会决定组建中国第一支登山队。刘连满因为身体素质过硬被选为12名队员之一,赴北京训练。在书中有一段关于他身强力大的有趣自述:“有一次训练班和公安局联合组织郊游,在沙滩上进行一项擂台摔跤赛,领导叫我上台打擂,当时我也是年轻好胜,所以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在农村就喜欢摔跤,当时不加思考就摔了起来,规定是三跤两胜,胜的奖励两个苹果,败的给一个。参加的人很多,有些还是市里得过冠军的选手。我一连胜了7场,最后一个上场的选手又让我二比零挫败了,那个人什么都没说转身就走了。比赛结束后,领导问我认不认识最后上场的人,我才知道他在全国摔跤比赛中曾得到过第三名。”

  为登顶11次与死神擦肩
  
多亏藏族同胞相救

  “1956年大约6月份,北京训练结束,选出了10名身体和技术较好的学员,组成登山探险队,攀登的目标是苏联高加索厄尔布鲁土峰壑我国的慕士塔格峰。”这是刘连满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雪山的对话和交流。

  1957年中国和前苏联登山队联合攀登贡嘎山,刘连满在那里11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最终成功登顶。

  在《一个登山运动员的故事》一书中,刘连满这样记录着当时的细节:“到了新都桥就没有汽车走的路,只能靠步行和骑马了,我们找了向导,还雇了一些马匹开始翻山越岭,途经一处很窄的山间小路,一面是陡壁,一面是悬崖,马背两侧分别背了一个大包,靠陡壁一面的大包被岩壁挤了一下,马的后腿挤向悬崖边,幸好一位同行的藏族同胞把马拉住才算解救了我和马的性命。”

  登顶贡嘎山成功后,刘连满和队员们在下撤时遭遇暴风雪夹杂雷电的恶劣天气,而他,也差点坠下悬崖。“暴风雪刮得眼睛睁不开,能见度只有几米远,刘大义队员往前走了十来米想看看有没有走错路,没想到他突然滑倒了,队长和我急忙用冰镐保护,但是冰太硬了,冰镐根本凿不进去,我们三人滑了下去,有时腾空飞起再落下去,下滑过程中我的冰镐也甩丢了,万幸的是,当滑倒悬崖边时,有一块突出的岩石挡住了我们。队长抱住了石头,这时暴风雪停了,我往下一看,悬崖下面深不见底,人要掉下去肯定要粉身碎骨。”

  从贡嘎山回到北京后,在庆功会上,刘连满被授予“运动健将”称号,并因此接过贺龙元帅亲手颁发的奖杯。

  助队友登顶世界最高峰
  
人梯精神尤为可贵

  1960年的5月,中国登山队向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进发。从登山行动开始,刘连满就一直在前面负责开路。“到达8000米时,遇到一个约有100米长的坚硬雪坡,要斜跨过去,每走一步都得用鞋踢上三四次才能踢出放脚的台阶,开路的队员体力消耗特别大,我由于过度疲劳刚跨过这段雪坡就累得昏过去了。”刘连满在多年后写这本书,提到晕倒的细节时,特意提到了他的副政委王凤桐,“副政委看我还没醒过来,就把他的氧气给我用上,一晚上几乎没有睡觉,始终看护着我。”

  5月24日,中国登山队5名队员攀登至8500米处的突击营地。此时他们已经因为寒冷、饥饿、极度的体力消耗,筋疲力尽。“我们出发没走几米遇上了个雪坡,队长许竞上了几次都没上去,好在那里还不是很陡,要是陡可能就滚下山去了。看他体力实在支撑不住,就把他留下来了,换上了运输队员屈银华到突击组,我们4人继续向上攀登。”

  到了8700米处即“第二台阶”时,攀登6米多高的峭壁,队员们摔了多少次,总是上不去。这时,刘连满想到了人梯。

  “我开始向上爬,可是连续爬了三次都没上去,当时把我累得几乎上不来气了,想什么办法上去呢?我想到在消防队经常用搭人梯的办法登建筑物,那就搭人梯试试。于是,我把屈银华叫到跟前,我要他踩在我的肩上向上爬,他说,我脚上的高山鞋上有钉子你受不了,他就决然脱掉高山鞋,仅穿着袜子向上爬,我脚下踩着背包以增加高度,但还是不行。屈银华踩着我的肩在岩石缝中打了个冰锤做踩的脚蹬,还不够高。我又把冰镐插在岩石缝中他才上去了。接着,我又把贡布和王富洲驼上去。”

  三名队员用了好几个小时将刘连满拉上“第二台阶”,前行了100多米后,刘连满力气已经耗尽,登顶的任务只好交给他的三位队员完成。

  在《一个登山运动员的故事》中,刘连满对自己写遗书、留氧气的壮举,写得轻描淡述:“当时我想既然上不了山,又下不了山,还能不能再做点贡献呢?突击登顶时我们每人一瓶氧气,我看了一下我的氧气瓶里的氧气还不少,何不留给他们回来时再用呢,我于是就把氧气瓶的开关关死。我又想他们回来时,我如果坚持不了不在人世了,他们又不知道,我为他们留了氧气那不白费了吗?于是我用铅笔写了一张纸条‘富洲同志,这次我不能完成党和祖国交给我的任务,任务由你们去完成吧,我看氧气瓶里还有一些氧气,留给你们回来时用吧,也许对你们下山会有帮助,你们的战友刘连满5月24日’。我靠在岩石旁,躺在那里,一个晚上由于缺氧总是感觉憋气,喘气特别困难,老天真是照顾我,一夜也没有刮风,天亮了,我想他们怎么还不回来呢?一直快到中午的时候,我看到他们从山顶下来了,知道他们登上去了,这使我很激动,我试着站起来,还真的能站起来了。”

  50年过去,关于什么是登山精神,它到底给人类留下了哪些财富的讨论中,人梯精神和团结协作,始终是焦点。西藏登山队高级教练旺加至今仍珍藏着这本《一个登山队员的故事》,时不时会拿出来翻看,他说,每个站在峰顶的登山家背后,都有着很多像刘连满这样甘为人梯的幕后英雄,他们,在人类登山史上都是值得铭记的一笔。

参与互动(0)
【编辑:卢岩】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