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政协委员谈"林书豪现象":我们的林书豪在哪里?

2012年03月07日 11:3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过去一个月,林书豪迅速成为风靡全美及全中国的体育明星。其华裔背景让他成为继姚明之后又一位令中国体育迷倍感骄傲的篮球运动员。同样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林书豪毕业于哈佛大学。他的成功,被视为美国式“体教结合”的最佳诠释。

  中国探索“体教结合”之路20余载,为何我们鲜有体学兼优的学生运动员?林书豪的成功能否被复制?“林书豪现象”引发了全国政协委员诸多思考。

  缺少成批“造星”的土壤

  尽管林书豪头顶哈佛毕业生和NBA明星的双重光环,但在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委员看来,林书豪的出现不足为奇。“从人口比例来看,美国有几百万华裔,几十年才出了一个林书豪,再正常不过。”

  杨桦委员说,中国探索体教结合之路20多年来,高校中也培养出了一些优秀竞技人才。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曾令旭。这位清华大学毕业生去年刚加盟CBA佛山队,首个赛季表现抢眼,入选了全明星新秀阵容。

  不过,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王钧委员表示,中国的高校偶尔会冒出一两个尖子运动员,但成批出太难了。反观美国,学校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主渠道,在“林书豪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运动员比比皆是。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说,目前我国还缺少高校运动队与职业体育的正常通道,北理工足球队能参加中甲联赛,还是足协开了“绿灯”,因为并不符合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条件。我们的高校要成批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还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

  体教结合须从娃娃抓起

  杨桦委员表示,虽然林书豪被贴上了“高校制造”的标签,但他的成功基础实际上是在中学乃至小学阶段奠定的。正如美国奥委会前副总裁斯蒂夫·罗什所言:“大学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中学才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摇篮。”

  据了解,在美国,体育是中小学每天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进入高中以后,那些展露出运动才能的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特长参加比赛,以争取地区甚至全国的排名分,排名越高越有可能获得大学奖学金。而大学在录取这些体育尖子生后,成了进一步培养运动精英的基地。

  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委员说,中国鲜有与林书豪成长经历相似的运动员,与我们未能打通从小学-中学-大学的梯次培养体系有关。

  杨桦委员对此亦有同感。他说,体教结合在中国实践了很多年,但主要停留在高校层面,体育与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并未真正融合。因此,他认为中小学应该全面开设体育技能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在普遍开展的基础上再选择一、两个运动项目重点开展,比如有的搞乒乓球,有的搞足球。全国各地的学校都这么办,我们的体育人才数量就会逐渐多起来,种类也会更丰富,林书豪式人才的出现也就水到渠成。

  教育应该少些功利

  诚然,与中国高校的情况一样,并非美国高校的所有学生运动员都能达到很高的竞技水平。林书豪就是半世纪以来首位跻身NBA打球的哈佛学子。但关键在于,美国的孩子练体育大都把其当作一种个人兴趣爱好,而我们的孩子从事体育运动多非个人选择而是家长意志,且多是出于未来职业规划的考虑。可以说,没有美国的开明、宽松、尊重个人选择的社会环境,就不会有今日之林书豪。

  杨桦委员说,在美国,但凡有特长的学生,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体育,基本上都可以进入大学,而且能找到对口专业,毕业后也大多能靠所长找到工作。他认为,我们的学校应扭转以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无论在招生还是课程设置方面都要多元化,让学校里学生的“花色品种多一些”,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

  “体育人才培养要坚持以人为本,不能为了培养专长而牺牲全面素质的培养,毕竟运动生命只有一、二十年,要为孩子的一生考虑。”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章新胜提出,现代体育越来越是运动员综合素质的竞争,我们的培养机制也要逐步完善。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蒋效愚也表示,在当前国内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小学校普遍只看重学生的分数,体育课任意被占用、学生的课外运动时间得不到保证,以致广大青少年学生不仅享受不到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并且身体素质多项指标连续多年下滑,健康状况堪忧。因此,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不去,学生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全面发展。我们只有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未来才有可能不断涌现出自己的林书豪。 (高鹏、赵仁伟)

【编辑:刘通】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