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F1进中国"十年庆典时间" 马青骅确认亮相中国站

2013年03月27日 09:50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参与互动(0)

image

F1中国站10周年,车模服装公布。本报记者 施剑平 摄

  马来西亚站之后,F1进入了长达三周的休息期,随后将进入第三站中国大奖赛的“十年庆典时间”。奖杯昨天已经发布、赛车昨天已经陆续抵达、中国车手马青骅也宣布会亮相中国站练习赛,虽然目前上海还是春寒料峭,但上海的F1氛围已经渐渐火爆起来。本报记者 陈宏

  新奖杯灵感来自中国国旗

  昨天,按照惯例,组委会公布了4月12日至14日举行的2013瑞银F1中国大奖赛的车模服装和冠军奖杯。而由于今年是第十年,在中国人的习惯中,整数年的奖杯,更具有特别的意义,此前还从未有车手连续两年称霸中国站,今年的罗斯伯格会打破这一魔咒吗?

  在一场精彩的时装秀后,手工制作的冠军奖杯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由中国工艺大师施森斌先生打造的这座奖杯,在材质上选用中国古法琉璃、青铜与珐琅,而设计理念则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旌功记绩的重要礼器——三足鼎。

  此外,由于是十周年,今年的冠军奖杯在颜色的运用上也更具亮点。除了保留了传统的中国元素,还增添了更多喜庆的元素。其设计灵感源于中国五星红旗,通体由象征喜庆与激情的红黄两色构成,这更为中国赛场的第十位冠军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从2004年开始,F1中国大奖赛在之前的9场比赛里一共诞生了8位冠军获得者,其中只有汉密尔顿一人曾在2008和2011年两次赢得过中国站冠军。不过还没有车手可以连续两年获胜,因此梅赛德斯车队的罗斯伯格能否打破这一魔咒,收获这座珍贵的中国站十周年奖杯,也备受关注。

  马青骅将参加周五练习赛

  中国大奖赛日益临近,而中国车迷此前关心的“马青骅在中国站参加正赛”问题,也于昨天有了最终的答案。马青骅的经纪团队昨天告诉媒体,已经转到卡特汉姆车队的小马,虽然因种种原因最终无缘正赛,但他可以确定在周五的练习赛中登场。

  众所周知的是,去年马青骅曾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发布会,宣布将在2013年代表HRT车队以正赛车手身份上场,而在追问之下,媒体得知是在中国站登场。然而,HRT车队随后态度的反复,就让此事蒙上了一层阴影。2012赛季结束后,HRT车队宣告解散,而马青骅和中国车手的F1梦,也再度变得渺茫。虽然他的经纪团队此后坚称和车队有合约,接手的车队必须保证马青骅的正赛车手地位,但圈内已经不乐观。

  如今,加盟卡特汉姆车队的马青骅,成为了车队的预备车手,同时他还作为卡特汉姆旗下GP2(比F1低一级)车队的正选车手,征战GP2的比赛。中国大奖赛车队他参加自由练习赛,当然有上海是他主场、车队需要商业考虑的因素,但这好歹也已经是个突破。

  中国站主办方久事赛事的营销总监杨亦斌,昨天也肯定了马青骅在上赛道出现的意义:“我们官方这边还没收到消息,但如果是真的,无疑是有利的。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马青骅应该是在上赛场驾驶F1赛车的第一人,这一点对于F1中国大奖赛的赛事推广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的票务都是三天联票,所以马青骅可能对上座率影响不会太大,但对整个中国F1的推广,无疑是影响巨大的。”

  》链接

  赛车提前三周运抵上海

  虽然中国站要到4月中旬才上演,但刚结束了马来西亚站的FOM(F1赛事管理公司)团队,已经“迫不及待”地把官方设备和22辆F1赛车,提前三周就运抵到了上海。从昨晚7点到今天凌晨,4架波音747全货机从吉隆坡赶到了浦东机场。

  昨晚7点,第一架满载FOM官方设备的747率先抵达上海,已经第十次参与上海站保障工作的浦东国际机场运行指挥中心,也专门派出了专业指挥人员团队,连夜在机坪现场组织指挥卸机和装车工作。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F1的设备都是聚集了最新尖端技术,昂贵而且非常重要,所以所有人虽然已经颇有经验,但还是被要求小心再小心。

  随后,在深夜11点、凌晨2点和4点,另外三架747货机也陆续抵达浦东。机场还开出专门通道,确保60余辆装载赛车及设备的特种车辆现场办理海关清关的手续和临时进出机坪的安全。随后,这些设备在海关手续完成后,将直接送达上海国际赛车场,在那里,它们将安静等待“F1中国十周年”的到来。

  “当年赛车过来,法拉利的赛车总被当神一样‘供’着,现在,这样的地位已经被红牛抢掉了!”F1进中国十年,参与此事的机场工作人员,也几乎变成了车迷,工作之余,他们已经可以熟练地拿车队开涮。

【编辑:王牧青】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