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师范大学:唯美唯实推进体育文化发展进程

2013年09月17日 17:44 来源:中国体育报 参与互动(0)

  坐落于素有“江南邹鲁”、“文物之邦”之称的浙江省金华市的浙江师范大学,近年来,秉承着“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办学理念,在广纳贤才、以研带学的办学方针下,昂首阔步进入中国大学百强。

  2007年末成立的浙江师范大学体育文化发展基地,作为学校和体育学院两级单位重点建设和支持的学术研究机构,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首批的15个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之一,本着“整合力量,有机辐射;立足主体,多元发展;拓宽视野,重点突破”的原则,建立了以3位教授领衔、7位博士和1位副教授为主体,拥有雄厚实力的研究队伍,逐步形成了以“江南体育文化研究”和“跨文化传播研究”为核心的研究方向,形成了体育文化研究的特色。

  特色一:确定基调,全面出击

  处于长三角发展一端的浙江,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良渚文化经越文化到理学在浙江的昌盛,使浙江的风土人情自发展的初期就有了很多的文化韵味。浙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成功率,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这种说法。体育学院的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抓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申报的契机,制定了《浙江师范大学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浙江民俗体育调查实施方案》,分五个区域对成功申报的3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展开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形成了以“江南诗性美”为中心的调查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将醒狮文化和浙派武术文化研究纳入视野,不断拓深拓宽体育文化研究。

  特色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体育学院体育文化研究发展研究的第一步,就是从聘请国内5位专家进行的学科论证走出的,在专家们需要继续细化的建议下,确立了江南体育民俗研究的方向。受邀前来交流的台湾体育史学会会长王建台先生的《台湾民间体育百年发展》的演讲,所提出的“国家的身体”、“金牌的身体”、“意志的身体”等看法,与学院确立的体育民俗文化的身体性研究相吻合,增强了体育文化基地进行深入研究的信心。

  在请进来的同时,积极的走出去推广和介绍体育文化基地的经验,在浙江体育史学术年会上,体育文化基地的学者做了浙江民俗体育发展态势的主题报告,受到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基地负责人薛岚教授还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的领导一同到宝岛台湾介绍了基地体育研究的成果,并与台湾多所学校的学者达成了共同研究的意向。

  特色三:建立研究团队,协同作战

  根据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建立了江南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团队,根据浙江的地理位置和民俗特点,以民俗为中心,协调作战、各个突破,在5个地区的调研基础上,形成了合力,特别是在板凳龙、斗牛等项目上,成果显著。基地成员所带学生也在断头龙、百叶龙、板凳龙和布龙等民俗研究上,获得了浙江省的新苗奖。计划出版的《浙江民俗体育研究》系列丛书也在有序的进行中。

  特色四:注重内部交流,形成研讨制度

  基地成员每个月有一次集中交流时间,形成了一个成员做主题报告,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和完善的学术研讨制度,形成了有观点、有争论、有批判、促发展的和谐研究氛围。

  基地在5年多的发展中,在坚持特色的基础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研究方面,基地创建了自己的专辑《体育文化论丛》,集中发表研究成员的优秀成果;出版了专著4部,在优秀体育核心期刊和民俗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几十篇;基地主要成员在国家、省部级课题申请中取得重要进展,分别承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分课题2个,国家教育规划课题2项、国家体育总局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3项,和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课题12项。另外,还承担国际合作课题1项。

【编辑:王牧青】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