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世纪50年代NBA没有24秒 曾出现总得分仅37分

2013年10月25日 15:45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NBA30支球队的老板23日通过投票,一致同意将总决赛赛制改为2-2-1-1-1(战绩较好的队伍在主场进行第一、二、五、七场比赛,战绩较差的队伍在主场进行第三、四、六场比赛),这也标志着实行近30年的2-3-2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从新赛季开始,NBA总决赛赛程将与季后赛其他轮次的赛程保持一致,为了充分照顾两队在东、西区之间的旅途,NBA将在总决赛第六、七场之间增加一天休息时间。

  链接

  最具历史性的改革

  时间:1954年10月30日内容:24秒规则首次引入NBA20世纪50年代早期NBA的比赛很难用精彩来形容,由于在进攻中没有时间限制,领先的球队一旦得球,就会用无休止的运球和传球消耗剩余的时间,落后的一方只能通过犯规获得球权,而这也让当时的比赛节奏十分缓慢,精彩镜头寥寥无几。1950年11月22日,活塞和湖人展开了一场防守大战,最后活塞惊险的1分险胜,比分是19比18,两队合得37分,创下NBA单场两队最低得分总和。

  1954-55赛季NBA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制定了24秒进攻时间的规则。1954年10月30日,24秒进攻规则在辛辛那提皇家队与凯尔特人的比赛中首次引入球场。值得注意的是,24秒进攻规则的引入效果立竿见影,比赛节奏和精彩程度大幅度提升。

  最与比赛不沾边的改革

  时间:2005年10月17日内容:着装令在2004-2005赛季结束后的休赛期,NBA总裁斯特恩推出了至今仍然存在争议的着装令。不能出现的着装:(1)无袖衬衣;(2)短裤;(3)圆领汗衫,运动服装(除去队服和由球队发放的运动服装);

  (4)球员在替补席或者在看台上,接受媒体采访或者参加球队和联盟活动时,不能戴帽子(除去在参加球队加盟仪式时,被球队认可可以戴帽子);

  (5)不准戴项链,球员衣服上不能有其他装饰物;

  (6)在户内不能戴太阳镜;

  (7)不能戴耳机,除去在队车,飞机以及球员更衣室内。

  在斯特恩看来,着装令是塑造联盟良好形象的行之有效的举措。

  最短命的改革

  时间:2006-07赛季内容:换球风波2006-07赛季开始前NBA淘汰使用了35年的比赛用球,取而代之的是一款全新设计的比赛用球。NBA认为,这款新球的设计使球更容易被掌控,手感与弹性也比以前的比赛用球更好,斯特恩对新球运用的新科技充满信心。但是球员却不这么想,很多球员都认为新球在手出汗后很难控制,也不能够很好地蒸发掉沾在球上的汗水。并且球在干燥的情况下又并不是太黏手。一个多月过去了,球员还是有接二连三的抱怨。斯特恩下令对新旧两种比赛用球进行更加严格的测试。又一个月过去了,NBA无奈换回老款的皮质篮球。

  从联盟强制换球,到球员不满;接着斯特恩坚持换球,到球员继续抱怨;最终球员取得了这场换球风波的胜利。

  这应该是斯特恩上任后对NBA改革路上最丢人的事情,这也是球员在和联盟的无数次交手中第一次获胜。

  最不成功的改革

  时间:1994-1995赛季内容:缩短3分线距离NBA 是1979-1980赛季才开始有三分线,此前NBA 的比赛除了两分球就是一分球,根本没有三分。当时三分线的形状和现在的完全一样,但由于球员的技术水平有限, 很多人的远投能力和现在的球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三分球的出手次数和投中次数都很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NBA 于1994-1995 赛季将三分线的距离缩短为6.70 米,于是众球员蜂拥而上,都想在三分线上牛刀小试,这种人人都能投三分的局面很难反映出一个球员的远投能力,于是 NBA 联盟在1997-1998赛季将三分线的位置又挪回了最初的7.25米。

  最“聪明”的改革

  时间:篮球运动起源期内容:将“死底”篮子换成“活底”篮筐这个改革是与NBA无关的一条,其实用“改进”一词更贴切一些。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1年,在美国北部的一所中学当体育教师的加拿大人詹姆斯·奈史密斯,为了学生们在又长又冷的冬天可以在室内进行运动,于是将两只桃篮钉在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做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后来逐步将桃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因为游戏使用的主要器材是篮和球,故称“篮球”。 宗禾

【编辑:于晓】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