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也有冰雪之梦 高科技使人工造雪已成常态

2014年02月13日 10:0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有了高科技,办冰雪运动会不再是寒极之地的专利

  ■特派记者 陈伟胜

  本报俄罗斯索契2月11日电

  不是冻病了吧,广州能办冬奥会?经过几天对冬奥会的深入采访,记者终于发现,举办冬奥会并非只有寒极之地,其实只要能有高投入,即使在炎热的沙漠也能办冰雪运动会。

  索契昨日“高温”15℃

  索契2月的平均温度在1.6℃到5.6℃之间,最冷时海滨区域可跌到零下11.4℃,雪山上更只有零下16.3℃。但非常奇怪的是,索契自冬奥会开幕后天天阳光灿烂,气温不断回暖,昨天最高温度居然达到15℃,难怪美女们可以在冬奥会搞比基尼秀,外国记者也可在雪地里赤膊工作,冬奥会越来越不像冬奥会了。

  气温上升带来的最大问题是雪融化得太快,赛道上已经出现了多起运动员受伤事件,其中也包括中国运动员。两届冬奥会冠军、美国名将肖恩·怀特因为质疑单板滑雪坡道式项目场地的安全性,临时选择退赛。他退出的主要原因是挪威单板滑雪名将霍尔格默在训练时摔断了锁骨,这也引起了不少人对场地安全性的质疑。由于温度太高,雪道的雪质过于松软,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男队队长刘忠庆昨天也不慎摔倒,轻微受伤;男女子高山滑降的训练也被迫取消。

  冬奥会是冰雪盛会,所有比赛都离不开冰雪,赛地也都选在气候寒冷、冰雪充裕的地区。但在冬奥会历史上,经常出现缺雪之苦,因气温上升导致积雪融化,对运动员造成伤害事故。早在1932年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的第3届冬奥会就出现气温骤升,冰雪消融,雪道上只残留薄薄的雪层,结果运动员摔得鼻青眼肿。1964年,第9届冬奥会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举行,就出现了两名运动员因在雪量不足的滑道上训练,发生意外不幸殒命的悲剧。

  1998年在日本长野举行的第18届冬奥会,鉴于长野滑雪场严重缺雪,组委会负责人纷纷到当地一个有1400年历史的寺庙祈祷降雪。不料祈来的是大雨,国际雪上运动联合会秘书长自嘲:“滑雪赛该变成滑水赛了。”最危险的是,雪面上的雨水冻成了一层硬壳,变得异常光滑。运动员在比赛中快速降下,个个心惊胆战。意大利选手塔塔尼奥在高速通过中段的一个旗门时因无法控制身体,重重地摔向雪道边的保护网上,接着又被弹到雪地上,因此失去知觉,日方要出动直升机才及时将其送院,救回一命。

  人工造雪已成常态

  面对这种缺雪的天气,开始只能通过人工运雪的原始方式解决,第6届冬奥会1952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眼看赛期临近,挪威周围的瑞士、法国大雪纷飞,但挪威人望眼欲穿,盼来的只是零星的雪花,无奈只好动用大量人力,将林荫、沟壑等处的积雪紧急运往赛道。1964年,第9届冬奥会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举行。冬奥会开幕前一个月,突然遇到88年中罕见的缺雪气候。奥政府动员军队和学生,从外地运来6万立方米雪,以满足比赛用雪需要。

  1980年2月,第13届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了人工造雪机来造雪,冬奥会“靠天吃饭”的困惑得到了根本缓解。1988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的第15届冬奥会期间,组织者花了近400万美元购得电子计算机控制的造雪机,并在所造的白雪中加入一种类似酵母的细菌,使晶莹的雪花更大、更结实,既使刮起暖风也不易融化。该届冬奥会进行期间,气温曾高达18℃,亏得特殊的人造雪帮了大忙,因而得名“人工冰雪运动会”。

  索契冬奥会共计有98枚金牌,其中多达69金在雪上项目产生,占金牌总数的70%。索契组委会早在去年就已未雨绸缪,耗资1100万美元收集存储了45万立方米雪,同时购进450台造雪机,利用附近两个工人湖以及山脉溪流的自然水资源,可以把将近9万立方米的水变成雪,足够将500个足球场覆盖两英尺深。

  广州也可有冰雪之梦

  英国媒体曾报道,以目前地球气候变暖的速度,曾主办冬奥会的19个城市中有13个的气温将无法保证冬奥会所需的自然冰雪。但随着科学昌明,冬奥会的举办已越来越不再由纬度决定了,即使在热带沙漠地区也可以玩冰雪。2005年12月,耗资3亿美元的沙漠第一座室内滑雪场在室外气温高达40℃的阿联酋迪拜建成。迪拜滑雪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滑雪场,面积相当于3个足球场,可容纳1500人同时滑雪。据悉,雪场在白天时温度保持在零下1℃,每晚人工造雪30吨,以保持70厘米的雪层厚度。

  由于位于黑海之滨,索契属于与广州一样的亚热带气候,这也是冬奥会历史上第一次在亚热带举行。周三这一天,索契甚至比广州温暖。事实上,广州历史上曾经有过下雪的记载,最早下雪的记录可追溯到唐朝。晚唐诗人许浑所作《冬日登越王台怀旧》中就有诗为证:“河畔雪飞扬子宅,海边花盛越王台。”据考,“扬子宅”在珠江南岸,即现今海珠区。之后,南宋期间,淳祐五年(1245年)广州还下过大雪;明清都有广州下雪的记载,道光年间(1835年),诗人何鲲在《乙未腊月二十一夜广州大雪》诗中描述连白云山上都堆满了积雪。而距今最近的下雪记录则是在1928年2月1日。

  记者曾经采访过两届全国冬运会,即使在东北举办冬季运动会,也基本上都是靠人工造雪。高科技使得对气候环境的依赖降到了最低程度。都灵冬奥会用于雪橇比赛的滑雪道长1.4公里,为了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的冰冻状态,耗资5900万美元在滑雪道下面铺设了一条48吨重的氨水循环管道,整个比赛场地犹如一个敞开式的大电冰箱。索契组委会为了万无一失,还特意从芬兰购进了一套高科技的人工造雪系统,可以在高达20℃的时候造出雪来。

  去年在萝岗演艺中心就曾经举办过“冰上雅姿”的大型冰上表演,当时赵宏博率领参加本届冬奥会的多名国外花滑明星向广州观众奉献了一场美轮美奂的冰梦世界。可以预计,随着冰雪运动进一步全球化,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全天候、先进的人工冰雪场馆,将来的冬奥会绝对不会仅是冰雪国家和城市的专利,广州也可以有自己的冰雪之梦。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