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杨扬:再年轻20岁会去玩单板 李琰已做到极致

2014年02月13日 08:5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假如再年轻20岁,杨扬会去做什么?短道速滑?哦,不,杨扬说,她会去玩单板。

  杨扬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第一位冬奥会金牌得主。索契冬奥会期间,她接受了新华社、新华网的独家专访,畅谈了冬奥会的经历、短道速滑、中国冬季项目长远发展等多方面的话题。以下是采访实录:

  再年轻20岁会去玩单板U型场地

  记者(以下简称记):杨扬你好,作为运动员和国际奥委会官员,这是你第几次参加奥运会?

  杨扬(以下简称杨):如果从1998年开始算的话,作为运动员参加了3届冬奥会,2008年夏季奥运会作为工作人员在奥组委,2010年、2012年以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身份参加,一共6届了,加上这次是第七届了。

  记:索契冬奥会给你的印象怎样?

  杨:还是不错的,整体接待都非常不错。我觉得还是大国的特点,在这些方面组织和协调都还不错。对于我们国际奥委会来说,我们把比赛交给这样一个国家,并不是交给你就完了,一开始就有个“评估委员会”。一旦你获得举办的资格后,就会有一个协调委员会。索契冬奥会一直在协调委员会专家的协调下一步一步到位,所以我们心里还是有底的。

  记:这两天在微信上也看到,你的日程很繁忙,去了很多地方,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可以跟我们分享?

  杨:说心里话,有些比赛我从来没有看过。当运动员时还是在自己的比赛场地,即便我们是运动员卡也不能去其他赛场。从赛程安排来看,也不太可能。短道速滑我是滑全能的,几个项目都要参加,所以几届冬奥会都没有机会去看其他比赛。

  这次去看了单板U型场地,感受了一下不同的体育项目带来的那种刺激,非常好看。

  记:是不是挺震撼的?

  杨:对,我昨天还在说,如果让我再年轻20岁,我有可能试试。(笑)现在的话,我可能不敢试了。因为那个项目还是需要很高的技巧,而且对身体的这种能力要求很高,不是普通的人就能够去体验的。所以我真是很佩服他们。

  记:你说的意思是就是想玩玩呢?还是想参加这个项目的比赛呢?

  杨:如果年轻20岁有可能(参赛)。无论是从观赏还是体验,飞到空中的那种感觉会非常好,包括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那些雪上项目,因为大自然的这种魅力,再加上人的这种聪明,一项运动能够让人像鸟一样飞,那种感觉肯定会非常好。如果我再年轻的话会去体验,当然了我们现在也可以去体验相对简单的滑雪,飞起来不太可能了。

  韩天宇有潜力接班李佳军

  记:你这次担任电视解说嘉宾,那天短道速滑韩天宇的比赛,你觉得是不是有点意外?

  杨:其实当时我在想,如果能有人进入决赛就是很不错了。拿奖牌呢,其实一旦你进入决赛就有可能,但是打得那么漂亮我没想到。从短道来说,韩天宇在场上表现得非常沉稳,技战术上又非常积极主动,不是那种完全靠运气的。从这点来看,我觉得不单是要有一定的训练能力,同时你在心理上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前者可能容易一点,在这个年龄,但在心理上能够做好这个准备,而且关键的时候不怯场,我觉得这个挺难得的。所以看着挺欣慰挺高兴,也挺激动的。

  记:跟你同时代的李佳军退役之后,感觉男子项目特别是中长距离上,好像一直没有特别抢眼的队员。你觉得韩天宇是不是有这样的潜质,在这个项目上能走得更远一些?

  杨:李佳军那个时候,如果你数一数世界上的强手,几个高水平的,金东圣、马克·加农,那时候阿波罗还不是太强,还有李佳军,其他还有几个强的,但就是起起伏伏。只有这三个运动员在高水平里比较稳定。从佳军退役后,我们有一两个运动员曾经冒尖,但都是一闪即逝,韩天宇冬奥会1500米这一仗打得挺漂亮的,毕竟他才17岁。短道速滑你要想成为前三名的顶尖选手,我觉得需要一个过程。我觉得他(韩天宇)有这个潜力。

  记:我们知道韩天宇在你当年的队友孙丹丹的带领下练过好几年,看他的表现感觉是不是有些特别?

  杨:赛前我对韩天宇并不熟,翻了一下他的资料,上面有写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孙丹丹。我当时不确定什么意思,是教练吗?于是我就问了冯凯,冯凯告诉我跟她练过,所以在解说的时候我也提到,所以孙丹丹很开心地给我发了微信,说她听了之后特别温暖。其实对我来说,看到年轻队员他们的成长,哪怕不是我,是我的队友培养出来的,我也觉得非常欣慰,因为这也是一种延续嘛。

  记:这几天你还看了速滑、花样的比赛,印象怎么样?

  杨:我是先去了速滑比赛,我觉得总体来说世界水平都在提高,中国运动员水平也不差,有夺得奖牌的能力,总体发挥上可能还是(弱一点)。俄罗斯选手主场作战,非常地拼,我们相对来说还是弱一点。我今天还给李琰发了个信息,我觉得真是要拼,到奥运会赛场上就是要拼,因为有的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晚上看花滑,太美了,双人滑短节目俄罗斯那对水平比较高,比别人高出一块。我们的老将庞清/佟健,看了他们的比赛,我就回忆起他们走过的这些年,从都灵到温哥华都是有些遗憾。温哥华冬奥会我觉得他们发挥太完美了,但是毕竟他们觉得成绩还没有达到最高,而且也赶上这么一个(新老)交接的过程,又坚持到现在,非常不容易。他们在这个年龄、在有伤病的情况下,滑得这么顺,我觉得很不容易了,我看的时候也带着一种感情在里面,有欣赏、有感动,我觉得这就是奥运会给你带来的一些回忆。

  打过瘾的比赛比输赢重要

  记:中国军团要想重现温哥华的辉煌是不是难度很大?

  杨:肯定是有难度的,上届5金肯定是出很多人的意料,特别是短道的包揽。我觉得没有必要为重复上届的辉煌而纠结,比如说速滑,大家一直纠结能不能打破金牌零的突破,但这么纠结可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压力。我倒是觉得如果能把自己放在一个展示的舞台,人越多我越来劲,例如俄罗斯运动员,一上场,满场的欢呼。如果这种感觉要是给我的话,就是一种展现的机会,牌不牌的都是后面的事,那样的话大家会看得更过瘾一点,给我们看一个过瘾的比赛更重要,输赢不那么重要。就像韩天宇,那场比赛打得很过瘾,短道速滑不缺银牌,但是打得很过瘾,你就会觉得很刺激。

  记:中国的冬季项目要想从整体上去提高,你觉得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杨:首先基础设施我们差很多,冬季项目很多是跟设施相关的。其次,从竞技水平、竞技项目来说,我们很多项目没有开展,比如雪橇、雪车。在这些项目上,我们要把设施建起来,另外也要有队伍、有人员。从发展来说,如果申办冬奥会,我更希望真正变成一种全民的奥运会。通过这个过程,将这些设施建设起来,不仅专业运动员用,老百姓也是可以享用的。这里面还包括设施的管理经营、青少年发展计划等等。如果有青少年发展计划,可以给专业运动员的输出提供一个渠道,会激励更多人参与,是一个良性循环。

  记:也就是说,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要协调发展?

  杨:到了这个时期,体育会发挥更大的价值,真正做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条腿走路、并行。在特定的时期,我们国家用了有效的计划给我们这些有天分的孩子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取得了好的成绩。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期,我们完成了我们的历史任务。作为体育人,我们应该考虑在未来中国体育中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申办奥运也好,未来在组织过程中,应该把这个贯穿到其中去,而不是单单就是一个申办。通过申办、承办奥运会,改变周边人的理念、观念,这样才是一个有价值的奥运会。这次国际奥委会开会,巴赫也对未来八年做了规划,定了三个主题,可持续发展、公信力和青少年,我相信这也符合我们国家的发展、国家体育的发展。所以我也希望未来工作中能有这些内容,这样我也更有动力。

  李琰教练生涯已做到极致

  记:你现在也在上海做自己的冰场,当老板的感觉咋样?

  杨:我一直没觉得自己是个老板。尝试做冰场的经营管理是我从来没想过的,最初的想法是想做一个滑冰学校,将自己在运动场上的运动经验能有所传承,情结有所传递,但是最后做了一个冰场。这半年多来收获很大,在痛苦中收获着。做一件事情不容易,特别是把一些想法变成现实更不容易。目前来看也许有些想法比较超前,但我相信通过坚持会变成现实。如果我成功的话,相信会对冬季项目“北冰南展”的计划有个推动,因为现在很多南方城市有实力也有需求去建这样一个场馆。但是,如何去管理,如何去发展,这些可能都是他们觉得有挑战性的。冰上项目是一个老百姓参与性特别强的项目,怎么将这些都结合到一起,最后形成一个好的氛围?我相信如果我们最后能够成功的话,那么对未来在南方地区开展这样一个项目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记:回到短道速滑,大家非常关注的女子500米比赛即将举行,你怎么预测?

  杨:中国队最大的对手是意大利的丰塔纳,还有加拿大的上届冬奥会银牌得主。预赛时中国3名选手全部顺利晋级,李坚柔是长距离选手,所以对她来说滑一轮是一轮,她自己也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希望半决赛的时候我们能有三个人,这样确保决赛两个人还是很有希望的。如果决赛有两人,我们的希望更大一些,至少占50%的机会。范可新、刘秋宏具备拿冠军的实力,但是要拼,要拼到那个份上才可以。

  记:中国队主教练李琰是你的师姐,过去4年她也很不容易,你是不是对她有很多祝福?

  杨:她坚持到现在是缘于非常强的责任心、事业心。经历过那么多的困难和压力,她还能坚持,挺不容易的。我总觉得,好人有好报,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好的运气。她是一个非常职业的教练,非常敬业。通过这些年中国队的变化,年轻人不断地涌现,从地方来的时候没什么成绩的队员很快能在她这里成长,说明她的教学能力非常强。通过交流和看她训练,觉得她教学非常细致,所以对这届奥运会我也充满期待。因为王濛受伤,我们原来的那种战术模式都要变化,特别是接力,所以我也想看看。作为运动员,她是我们那一代运动员的偶像;作为教练,是我们非常敬佩的教练。我祝福她能够在索契取得好成绩。未来无论怎样,我觉得她的教练生涯已经做到极致了,未来希望她能多花点时间陪陪家里人。

  (记者王镜宇、陈硕)

【编辑:于晓】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