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体育界遍地"阴谋"? 法律处理滞后让阴谋有土壤

2014年02月14日 08:3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任力

  索契冬奥会一开,四海宾朋自然来。举办大型体育盛会就像过年请客,人多事杂,主家肯定有照顾不周的地方。但本届冬奥会,引来众多欧美媒体的“不满”,从住所到餐桌,再到开幕式的“五环变四环”故障,各种不和谐声音纷至沓来,让东道主颇感不爽。一方面,国际奥委会鼎力支持,大呼叫好;另一方面,一些媒体旁征博引、附带联想、攻击吐槽,好不热闹。

  近年来,不管是奥运会,还是世界杯,每逢大赛,各种“阴谋论”总是层出不穷。这次冬奥会刚开幕就又出现了“俄美串谋夺金牌”的“阴谋论”。究竟是阴谋还是阳谋,其背景和表征是什么,背后的竞技、经济和社会原因是什么?本期三言二拍,我们邀请到广东知名律师、运动达人任力,一起展开探讨。

  细数著名的阴谋论

  每次大赛都有“阴谋”

  孙嘉晖:这是个有趣而敏感的话题,关于国际重大比赛的“阴谋论”最初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随着诸多事实被披露,我们发现很多猜测似乎都是真的。比如,每届世界杯的抽签“阴谋”、裁判“阴谋”、奥运会金牌归属或者禁药曝光“阴谋”等。

  黄越滔:体坛阴谋以及阴谋论是经常被提及的话题。事实也证明一些阴谋的确是存在的,但用“阴谋论”来解释体坛的各种现象则是不成立的。在过去多年的采访经历中,我也的确目睹了一些赛场上的“阴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某届全运会花样游泳比赛。曾经不相信奖牌内定这一说法的我却被当时发生的事实说服了。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采访工作后,也证明体坛阴谋不仅存在于某个项目,还存在于整个大环境中,尤其是打分项目,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任力:体育界的阴谋论屡见不鲜。中国足球扫黑过程中就提出让“司法介入”,也就是说之前还是停留在体育竞技的层面,但随着体育的多元化,突破了竞技层面,经济、社会气味渐浓,这势必需要更规范、透明的法律因素介入,才能从根本上规避作假可能,进而减少阴谋论,让搞阴谋的人付出代价。

  孙嘉晖:但是很多时候,体育只是国际组织的“自留地”,其他组织或个人很难介入。比如,罗纳尔多在法国世界杯决赛上的“梦游”,环法大赛传奇车手阿姆斯特朗经年累月的服药经历,多数时间都是无法“示人”的秘密,似乎有某种力量在起作用。

  任力:从法律角度来讲,“阴谋论”只有在体育规则完善、透明、合法的情况下,才没有生存空间。包括国际奥委会在内的国际体育组织,有一套包括奥林匹克宪章、体育仲裁法院在内的完善的机制,来保持该组织运行。法律手段,是解决疑难问题的终极手段,体育界也不例外。

  阴谋论如何诞生

  法律处理滞后让阴谋有土壤

  黄越滔:赛场上的确有一些比较离奇的事情令人生疑,比如世界杯上的裁判偏袒、抽签阴谋,奥运会体操打分明显不公等,外人一看就觉得过分或离奇,因此将之归结为阴谋。

  孙嘉晖:但凡出现“阴谋”,基本上都有其自圆其说的因由。比如全运会上很多争议,基本上都是对东道主有利,甚至还有为上一届全运会“还账”的说法,这都是一个小圈子、小集体,不受外界监督、监管结出的恶果。又比如,当年马拉多纳被禁赛,就宣称是遭到了FIFA的阴谋,但这种事情多数只能博取同情,根本无法翻案,或者说无人能完成证据收集的工作。

  任力:阴谋论,通常暗指事件的公开解释为故意欺骗,而背后有集团操纵事态的发展及结果,以达到该集团损人利己的目的。体育界的阴谋论很常见,例如自行车传奇人物阿姆斯特朗,历经长期指控,最终被认定服用禁药,最终判定他有使用禁药,即使证人、法庭、评审团起了决定作用,但由于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美国反兴奋剂机构,而蒙受损失的是法国大赛和国际自行车联盟,这也被认为是美国人的阴谋,意在抹黑环法大赛。所以说,法庭认定是靠证据说话来谈,而所谓阴谋论很多是主观舆论。目前体育界存在过度商业化、滥用兴奋剂、职业性腐败等问题,法律处理总是滞后,阴谋论就会有土壤。

  黄越滔:阴谋在各行各业都存在的,尤其是在利益面前,体育当然有人不例外。所谓阴谋论又真的都可靠吗?2010年南非世界杯开始前,就有人预测国际足联肯定会暗中相助非洲球队。但是东道主南非队在抽签分组时就没占什么便宜。加纳与乌拉圭一役,加纳只要赢球就能晋级4强,也没见裁判有多么暗中相助加纳。至于为什么阴谋论在体坛如此深入人心?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每天都有大量的阴谋论产生,而对于一些错误的,人们会选择性遗忘。而对于一些准确的,会不断地进行赞美,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真有那么多阴谋吗?

  体育场“潜规则”催生阴谋

  任力:真的有那么多阴谋吗?我觉得,还真不好说。例如阿姆斯特朗,为创造环法八连冠的历史,滥用兴奋剂,对他而言,是阴谋;中国足球扫黑运动,对入狱的人来说,也是阴谋。你们提到的例子,也是阴谋论的具体体现。我认为,阴谋,从个人、社会、经济、法律的角度,是客观存在的,理论上是不可能消失的,体育界也一样。但阴谋,本身就是和阴暗、算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共生,不会彰显奥林匹克“相互理解、有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不会让体育良性发展。只有定好规则、并公开透明的执行,合理运用法律手段,才能减少阴谋论,让搞阴谋的付出代价,让公平竞争的人得益和受到尊重。

  孙嘉晖:但我相信阴谋论是广泛存在的。因为,有一些客观因素会导致阴谋,比如主办者出于经济考虑,肯定宁愿明星更多的球队晋级;比如赛场上“默认”的东道主优势等。比如,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大师赛,世界排名较低的中国球员只能靠申请外卡参赛,但巧合的是,他们已经不止一次通过抽签在第一轮展开“中国德比”,也就是说肯定有一个人将晋级第二轮,一不小心还能打进8强,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多次发生,不能不让人怀疑,这是“抽”出来的结果。在外国球员看来,这或许也是东道主的“阴谋”,要不怎么这么好运气。

  黄越滔:从认知角度看,阴谋论总是倾向于将复杂事物进行简单化的解释,只要是事物超出了人们已有的认知范围,就可以一言以蔽之“阴谋”,用阴谋来解释一切令人困惑的现象。当今体坛复杂多、变化大,重大的现象与历史进程背后的原因通常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大多数人是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一个简单的、单一性的解释是最容易让他们接受和“理解”的。不幸的是,还有一个规律,即在各种简单化的解释中那个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是最容易被接受和最受欢迎的。

  孙嘉晖:当然,阴谋论说多了,一看到出现不符合自己利益的情况就高呼“阴谋”,这似乎又成了心理学上的“被迫害妄想症”。比如中国男足,总是觉得在裁判和抽签时被算计了,每每在世界杯预选赛上铩羽而归,怎么不看看日韩一次次提前几轮晋级,毕竟最终还是靠实力说话,“阴谋”只能帮一时,无法包办一切。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